一、招工渠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619
颗粒名称: 一、招工渠道
分类号: F272.92
页数: 2
页码: 229-230
摘要: 本文概述了上海造纸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招工情况。从光绪年间开办的上海机器造纸局与华章造纸公司到民国时期的江南造纸厂,再到解放后的上海造纸工业,招工方式经历了从主要招用附近贫苦农民、聘用外籍技术人员,到通过广告招聘、私人关系介绍、手工业工人转入,再到国家统包统配、从院校毕业生和转业军人中分配等多种方式的转变。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上海造纸工业的新增职工主要来源于市区、院校毕业生、转业军人等,来自农村的比例逐渐减少。
关键词: 上海市 职工队伍 招工渠道

内容

光绪十年(1884年)开办的上海机器造纸局与光绪二十五年开办的华章造纸公司2厂工人,大都招用工厂附近的贫苦农民,工程技术人员则聘用洋人担任。机器造纸局的工程师为美籍欧洲人,华章纸厂的技术人员与工头共10人,都是日本人。民国14年(1925年)创设的江南造纸厂,采用刊登广告的办法招用工人。上海解放初期,江南造纸厂对全厂594名职工分析表明,来自农村的职工326人,占全厂职工54.58%。技术人员除雇用日本人外还聘请中国造纸专家张天荣、陈彭年等人。另一种招工渠道,是业主通过私人关系,由自己家乡的亲朋好友介绍农民进厂工作。大沣造纸厂业主周子锐是宁波人,在他的工厂里,姓周的宁波人职工很多。天丰造纸厂起重间的领班是山东人,厂里起重工与扛棒工全是山东老乡。在这种情况下,工厂逐渐形成了“浦东帮”、“吴淞帮”、“象山帮”、“舟山帮”、“山东帮”等生产作业班组。又一种招工渠道是手工业工人的转入。民国28年华伦造纸厂创办时,把设在上海市法华地区的手工〓纸工场的工人全部并入。此外还根据需要,招用个体竹工、木工、泥工等进厂,充实造纸工业后方力量。抗战胜利后,华伦造纸厂为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嘉兴民丰造纸厂总工程师陈晓岚的介绍,聘请当时在四川的造纸专家谈致中到上海工作,为上海造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上海解放后,国家实行统包统配的劳动用工制度,从此上海造纸工业新增添的职工,主要来自市区及大中专院校和技校毕业生的分配,复员、退伍、转业军人的安置等,来自农村的数量极少。
  1957年上海造纸工业新添职工2132人,其中来自农村的仅19人。大专院校分配的32人,统一安置的复员、退伍、转业军人156人,机关干部56人,从理发等行业转入546人,从市区招收916人。1959年新增添的职工来自农村的仅1人。
  1965年上海造纸工业新增添职工1143人,来自农村3人,招收城镇劳动力117人,统一分配的复员退伍、转业军人13人,大专院校毕业生33人,暂列编外恢复工作12人,精简回乡后重新进企业工作的1人,刑满释放人员1人,由其他企业单位调入958人,其他5人。
  “文化大革命”中,新增添的职工,主要来自统一分配的中学毕业生。1972~1973年的两年中,新增职工1896人,其中应届中学毕业生935人,占新增添职工总数49.30%。1972年从“五七干校”进入上海造纸企业劳动的下放干部143人。
  1979年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按“归口包干”的原则,接受历届插队知识青年350人,进入上海造纸行业创办的集体企业工作。
  1990年上海造纸工业新增添固定工和合同制工人1478人。从农村招收619人(其中职工子女13人,征地农民21人),从城镇招收167人(其中职业中学毕业生14人),统一分配的复员军人3人,中专毕业生37人,技工学校毕业生49人,停薪留职人员复职6人,临时工转为固定工和合同工30人,其他1人。由外省、市、自治区调入41人,由上海市各单位调入467人。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天荣
相关人物
陈彭年
相关人物
周子锐
相关人物
陈晓岚
相关人物
谈致中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上海机器造纸局
相关机构
大沣造纸厂
相关机构
华伦造纸厂
相关机构
嘉兴民丰造纸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