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职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617
颗粒名称: 第十章 职工
分类号: F272.92
页数: 22
页码: 229-250
摘要: 本文讲述上海市造纸工业包括职工队伍、生活设施、职工住房等情况。
关键词: 上海市 造纸工业 职工

内容

光绪十年(1884年),上海机器造纸局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造纸工业第一代产业工人的诞生。随后,又有华章、龙章两家规模较大的纸厂先后开工,在上海形成了一支拥有800余人的造纸业职工队伍。入民国后,纸厂陆续兴办。上海造纸工业职工队伍随着行业兴衰,几经变化,迨民国37年(1948年),全行业有职工5400余人。解放前夕,纸厂开工不足,大批职工被遣散。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从6月起,各厂陆续恢复生产,被遣散的职工重新返回工厂。随着造纸业的复兴,上海造纸工业职工队伍不断扩大,他们不仅肩负建设与发展本市造纸工业的重担,还承担着支援内地造纸工业的任务。从50年代起,支援地区遍及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到1990年,上海造纸工业职工已达2万余人,队伍素质也有很大提高。
  第一节 职工队伍
  一、招工渠道
  光绪十年(1884年)开办的上海机器造纸局与光绪二十五年开办的华章造纸公司2厂工人,大都招用工厂附近的贫苦农民,工程技术人员则聘用洋人担任。机器造纸局的工程师为美籍欧洲人,华章纸厂的技术人员与工头共10人,都是日本人。民国14年(1925年)创设的江南造纸厂,采用刊登广告的办法招用工人。上海解放初期,江南造纸厂对全厂594名职工分析表明,来自农村的职工326人,占全厂职工54.58%。技术人员除雇用日本人外还聘请中国造纸专家张天荣、陈彭年等人。另一种招工渠道,是业主通过私人关系,由自己家乡的亲朋好友介绍农民进厂工作。大沣造纸厂业主周子锐是宁波人,在他的工厂里,姓周的宁波人职工很多。天丰造纸厂起重间的领班是山东人,厂里起重工与扛棒工全是山东老乡。在这种情况下,工厂逐渐形成了“浦东帮”、“吴淞帮”、“象山帮”、“舟山帮”、“山东帮”等生产作业班组。又一种招工渠道是手工业工人的转入。民国28年华伦造纸厂创办时,把设在上海市法华地区的手工〓纸工场的工人全部并入。此外还根据需要,招用个体竹工、木工、泥工等进厂,充实造纸工业后方力量。抗战胜利后,华伦造纸厂为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嘉兴民丰造纸厂总工程师陈晓岚的介绍,聘请当时在四川的造纸专家谈致中到上海工作,为上海造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上海解放后,国家实行统包统配的劳动用工制度,从此上海造纸工业新增添的职工,主要来自市区及大中专院校和技校毕业生的分配,复员、退伍、转业军人的安置等,来自农村的数量极少。
  1957年上海造纸工业新添职工2132人,其中来自农村的仅19人。大专院校分配的32人,统一安置的复员、退伍、转业军人156人,机关干部56人,从理发等行业转入546人,从市区招收916人。1959年新增添的职工来自农村的仅1人。
  1965年上海造纸工业新增添职工1143人,来自农村3人,招收城镇劳动力117人,统一分配的复员退伍、转业军人13人,大专院校毕业生33人,暂列编外恢复工作12人,精简回乡后重新进企业工作的1人,刑满释放人员1人,由其他企业单位调入958人,其他5人。
  “文化大革命”中,新增添的职工,主要来自统一分配的中学毕业生。1972~1973年的两年中,新增职工1896人,其中应届中学毕业生935人,占新增添职工总数49.30%。1972年从“五七干校”进入上海造纸企业劳动的下放干部143人。
  1979年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按“归口包干”的原则,接受历届插队知识青年350人,进入上海造纸行业创办的集体企业工作。
  1990年上海造纸工业新增添固定工和合同制工人1478人。从农村招收619人(其中职工子女13人,征地农民21人),从城镇招收167人(其中职业中学毕业生14人),统一分配的复员军人3人,中专毕业生37人,技工学校毕业生49人,停薪留职人员复职6人,临时工转为固定工和合同工30人,其他1人。由外省、市、自治区调入41人,由上海市各单位调入467人。
  二、队伍演变
  光绪十年到光绪三十年(1884~1904年),上海造纸业有职工800多人,分布在机器造纸局101人,华章造纸公司300多人,龙章造纸厂400多人。到抗日战争前夕,全行业职工增加到2140多人,分布在11家私营华商企业和1家美资企业。日军侵华期间,上海纸厂绝大部分遭到破坏与掠夺,仅存源泰造纸厂1家,职工有100余人。这期间,在苏州河以南的“租界”新开设19家纸厂,共雇用1900多名职工。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被日方掠夺和日商开设的3家纸厂,随着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职工队伍逐步扩大,迨民国37年,全行业有职工5400余人。
  1949年上半年,上海各纸厂开工不足,大批遣散职工。上海解放后,从6月份起,各厂陆续恢复生产,被遣散的工人重新返回工厂。是年,全行业职工人数为5169人。1950年秋,上海市场出现纸张供不应求的形势。为满足市场需求,上海造纸行业掀起增产节约高潮,并增添新职工。当年共有职工5535人,开始超出解放前造纸业职工总人数。
  1950~1955年,上海造纸业平均每年净增职工345人。1955年末职工总人数为7262人,比1949年增加2093人,增长40.5%。1956年部分纸厂进行扩建和改造,当年净增职工2568人,比1955年增长35.30%。1957年又净增838人,达到10668人,比解放初期职工人数增加1倍多。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上海造纸行业盲目增加职工人数,1958~1960年除净增固定工1290人外,还大量招收里弄工和职工家属1350人进厂当临时工。
  1961年,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上海造纸行业职工队伍有了较大的变动,1961年精减职工3151人,其中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359人,辞退回城镇301人,退职、退休237人。与此同时,通过调整平衡,从市轻工业局所属文教公司划进5个纸品厂,调进职工1140人,并从其他全民所有制单位调入2357人。1961全行业职工队伍变动的人数,占当年职工总人数的30%。
  从1962年开始,上海造纸行业职工队伍趋向稳定。1962~1964年的3年里,全行业职工人数始终保持在13000人左右,分别为13040人,13258人,13244人。1965年上海造纸行业调整生产结构,5家纸品厂重新划归文化体育工业用品公司,年末全系统职工比1964年减少800人左右。1967~1977年10年间,共增添新职工1000人左右。粉碎“四人帮”后,上海造纸工业结束长期徘徊局面,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78年全系统职工总数达到16804人,比1977年净增2258人,1年中增添的职工人数超过“文化大革命”10年增长数的1倍多。
  80年代上海造纸工业每年平均净增新职工约300人。并自1983年开始对招收的新职工实行合同工制度,是年有78名新职工签订合同,尔后逐年增加。1980~1990年新增添的3000名职工中,合同制工人有2065人,占新增添人数68.8%。
  1990年底,上海造纸工业职工总数20913人,按所有制归属分:全民所有制职工20169人,占96.5%,集体所有制职工744人,占3.5%。
  上海造纸行业在1949年上海解放时共有职工5169人,经过41年的发展,到1990年年末已有职工20913人(含集体企业职工744人)比解放初期增长4倍。
  三、人员结构
  1.性别
  上海造纸行业在生产上的主要操作工以男性为主,辅助部门的工人女性占一定的比重。民国15年(1926年)6月《经济半月刊》调查统计,当年龙章造纸厂女工占70%,天章、竟成、江南3厂的女工占20~25%,4厂合并计算女工占职工总人数的44.10%。民国37年《上海劳动年鉴》第三十六节刊载:造纸业男女比例为男工68.4%,女工31.6%。50、60年代,上海造纸行业女职工比重有所下降,均在22%~25%之间,70~80年代上升到36%左右。
  2.文化程度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工人文化程度普遍很低,文盲、半文盲比例很大。解放后,经过扫盲、文化补习,以及新老职工更替,全行业职工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85年与1990年,先后对利华、中版、天章、华丽、红光等25个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普查,接受调查13745人,调查表明,1990年尚有文盲6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0.5%;大专以上毕业1107人,占8%;高中(含中专)3477人,占25.2%;初中(含技校)7629人,占55.5%;小学1462人,占10.6%;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88.2%3.工作类别生产工人1950年,上海造纸行业共有职工5535人,其中生产工人4344人,占职工总
  数的78.5%,此后,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工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技术人员上海机器造纸工业历史虽较久,但长期来技术力量薄弱,解放初期全行业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仅12人。其中中版、天章、大中华、中泥、神州、国丰、宝山、华丽等厂各有1人,江南、宏文各有2人,其他各厂均无工程师。解放后,在中央轻工业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上海造纸行业的技术力量逐年有所增加,至1956年,已有工程技术人员521人,有技术职称的226人,其中工程师47人,实现了家家工厂有工程师。1990年,全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已达1108人,其中工程师439人(含高级工程师77人),占全业职工总数6.79%。
  管理人员解放前,上海各纸厂普遍在厂外设立事务所或管理处,统筹企业业务。上海解放后,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各厂先后裁撤事务所,并入厂内。据1950年调查,全行业共有各类业务管理人员440人,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7.9%,50年代后,管理人员有增有减,到1990年末,为2356人,占全业职工总数的11.6%。
  四、支内建设
  1.支援技术骨干
  从50年代起,上海造纸业陆续有职工支援内地造纸工业的建设。天丰造纸厂从1953~1959年先后输送4名骨干支援皖北安徽造纸厂、济南黄台造纸厂和宁夏青龙峡造纸厂。1955年中泥造纸厂选送2名有丰富操作经验的骨干支援镇江大东造纸厂。1958年江明纸厂选送造纸技术工人支援河南焦作纸厂,同年华丽铜版纸厂派工艺技术员和技术工人支援湖南冷水滩造纸厂及河北保定造纸厂。60年代末70年代初,神州造纸厂帮助安徽城西湖驻军建造纸厂1所。1980年,新安纸厂为浙江省萧山大桥造纸厂设计并指导安装1台年产3000吨包装纸的造纸机。80年代,上海造纸工业有更多的技术骨干支援内地建设。1983年,江南纸厂派出20名技术骨干为福建邵武地区建阳造纸厂安装长网造纸机,并指导设备调试,直至出纸。
  2.援建新厂
  1966年9月,宏文、利华、江南造纸厂、中国版纸厂、上海纸浆厂、长虹纸浆厂及造纸机械配件厂等7厂派出10名有丰富生产经验与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赴西藏林芝地区,支援建设年产2000吨水泥袋纸和文化用纸的林芝造纸厂,使现代的造纸技术在世界屋脊生根开花。
  1984~1986年,江南造纸厂派出由厂长、车问主任、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40人组成的援建队伍,为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造纸厂新建1座车速200米/分长网造纸机。投产后,“一炮打响”生产的胶版纸在“广交会”上亮相,即与泰国签订供货500吨的合同。1986~1987年,神州造纸厂派出技术骨干,为广西南丹县南丹造纸厂建成生产漂白草浆流水线。1987~1989年,华丽铜版纸厂选派技术骨干分批援助河北抚宁造纸厂、陕西宝鸡新泰造纸厂、湖南零陵造纸厂及广西桂林造纸厂等,建立铜版纸生产线,使铜版纸在内地开花。
  3.帮助外地纸厂治理“三废”
  1969年上海纸浆厂自行设计的碱回收车间,经试验获得成功,并被轻工业部列为中小型碱回收样板厂。1973年轻工业部副部长王文哲到该厂主持项目成果推广会议。之后,上海纸浆厂先后选派技术骨干80人次,去江苏华盛造纸厂、浙江华丰造纸厂、浙江嘉兴民丰造纸厂、浙江龙游造纸厂、山东北镇造纸厂、湖南冷水滩造纸厂、广西昭平造纸厂、黑龙江哈尔滨造纸厂、云南云丰造纸厂、云南大理造纸厂等10家纸厂建成中小型碱回收车间,较好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并提高了经济效益。
  五、退休职工管理
  1.退休制度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人生老病死毫无保障。1951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职工退休条件。同年上海造纸工业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始实施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解决历史上没有解决的职工晚年生活问题。上海造纸工业退休职工从此解除了后顾之忧。1951年全行业有51人退休。60年代退休职工增多。1961年有226人退休,同年还有11人退职。1964、1965两年,每年退休职工均在100人以上。70年代,造纸、木材两个行业合并,成立上海市造纸木材工业公司,退休职工有较大增加,1972、1973年两年退休职工分别为269、358人。1979年上海造纸工业根据政策,集中办理老、弱、病、残职工提前退休工作,是年全行业退休职工有4591人,占当年在职职工总人数的26.38%。进入80年代后,每年平均有300~400名退休职工。1990年年末上海造纸工业有退休职工8110人(不包括离休干部),其中退职29人。1990年末退休职工人数占该年在职职工总人数的40.2%。
  2.养老保险制度
  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调整也多次提高。1951~1958年按退休职工的工龄长短,养老金分别按本人工资的50~70%发放。1978~1986年提高为60~75%1986~1990年又增加到80~90%,还数次提高退休职工工资级别,作为养老金增加的基数。1979年上海造纸工业退休职工人均年养老金为676.50元,1988年增加到946.23元(均不包括物价补贴金)。从1979~1990年按照物价调整的比例,先后8次增加退休职工物价补贴金,1988年退休职工人均年物价补贴金为306.72元(含各类补贴金)。
  上海造纸工业职工退休养老金,由所在单位支付到1988年10月。1988年11月上海造纸工业全部企业按上海市有关部门规定,实行养老金统筹发放,各企业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
  25.5%上缴统筹金,既减轻老企业压力(利华厂1990年退休职工占在职职工的比例上升到59%,江南厂也上升到50.5%),又保证养老金按期支付。为照顾老龄和行动不便的退休职工,对80岁以上和疾病缠身的每月送养老金上门。
  3.关心退休职工生活
  上海造纸工业公司于1986年4月4日成立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简称退管会),设有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5人,专职干部1人。当年第二季度,各基层厂相继建立32个退管会,有专职干部47人。为解决退休职工福利经费不足,从1987年开始由退管会出面,兴办第三产业。如利民造纸厂、宝山造纸厂、新安造纸厂、彭浦仓库等单位组织退休职工从事轻微的加工劳动。既受到企业的欢迎,又为退休职工靠自力增加了经济来源。从1987~1990年的4年里全行业第三产业共获利润78.84万元。
  1986~1990年的5年中,对有经济困难的退休职工给予经济补助,共10200人次,共计补助金额47.34万元。1988~1990年3年中,对全行业16857(人次)退休职工发放慰问品,计金额31.76万定期慰问离退休老职工元。1986~1990年共组织4024(人次)旅游。对31624(人次)退休职工进行家访,其中到外地访问834(人次)。对179起纠纷事件进行调解。保护了退休职工的合法权益。1986~1990年间为108名困难户解决调房或分房。并组织一部分身体健康,具有技术专长或管理经验的退休职工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他们余热。1988年1533人受到聘用,占当年退休职工总数7449人的20.5%。其中在本行业服务的有659人,其他单位聘用522人,参加街道里弄组织的维持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公益劳动的352人。1990年全业聘用退休职工659人,全年聘用金额121.2万元,年人均为5437元。
  第二节 生活设施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大多数企业生活设施极为简陋。
  解放后,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职工生活设施逐步得到改善。60年代初,已建有上海造纸职工疗养所1个,职工食堂39个,浴室24个,医务室26个,托儿所和哺乳室25个,幼儿园2个,集体宿舍16个,部分企业还建有足球、篮球、乒乓、图书馆、阅览室等体育、文娱活动场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基层企业对改善职工的生活设施,重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979年,在上海市轻工业局的统一部署下,上海造纸工业系统普遍开展“生活后勤工作厂际竞赛”。1985~1987年,开展“生活设施达标活动”公司对各基层企业采取督促指导,拨款扶持等办法,以促进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生活设施达到,上海市政府规定的标准要求。在这3年中,全行业各厂用于改善职工生活设施的费用达176.3万元。使各企业的职工食堂、浴室、托儿所、医务室、厕所以及文娱体育活动等场所,在不同程度上都进行了改造、装修,并增添了食堂、医务室等方面所需用的机械、电器、医疗等设备。由于各基层企业的积极努力,至1987年底,经过上海市轻工业局和公司的检查,抽查验收,造纸行业所有企业的职工生活设施,均已达到最低生活设施标准,其中有4个造纸企业获得上海市轻工业局颁发的“生活设施合格证”。
  一、职工食堂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系统企业职工的膳食,有厂方全部供应和部分供应、工人自理三种形式。厂方供膳,采取共食制,一般4菜1汤,8~10人一桌,但大多数企业,只有烧饭间,没有食堂,工人用餐,由饭师傅送至工作场所就地用餐。厂方部分供膳,一般只供应男工和职员。工人自理就餐,家住附近的回家吃饭,有的由家属送饭,而家住较远的工人,则自带饭菜上班。
  解放初期,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合营企业先后建立了职工食堂,并按本企业职工就餐人数,相应配备炊事员和食堂管理人员。总务科或行政科是职工食堂的主管部门。除部分企业由一名副厂长分管生活管理工作外,一般由各基层企业的工会主席分管这项工作。职工食堂建立初期,职工全部由企业供膳,伙食费标准不一,最高每人每月20元,最低的10元,一般在15元左右。就餐仍采用共食制。
  1954年和1956年经过工资改革,各基层企业将原由企业负担的职工伙食费折算成货币并入基本工资后,职工伙食开始自理,并将共食制相继改为分食制,使用饭菜票(代价券)就餐,饭菜售价,企业只算成本,水、电、煤费以及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均由企业补贴。1956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共建有职工食堂32个,可容就餐人数4292人。
  1960~1962年,在经济困难时期,主副食品匮乏,上海造纸工业公司组织各基层企业建立副业生产专业队,有的企业利用厂区空地种菜,创办饲养场养鸡养猪,有的企业进行厂社挂钩,垦地种菜,尽力改善职工伙食。中国造纸厂在这一时期,养猪84只,家禽200羽,除供应本厂食堂改善伙食外,还拨出525公斤猪肉分发给全体职工。
  1963年以后,上海造纸工业系统所有基层企业,都建立起职工食堂,有的企业还增设了小食堂为病号开“小灶”。并普遍建立食堂管理制度,重视饮食卫生,讲究花色品种;食堂工作人员上班执行“三白四勤”(白衣、白帽、白口罩、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勤剪指甲);规定厨房、主副食品仓库、饭厅做到无油渍灰尘,无苍蝇、蟑螂、老鼠;窗明地净;采购进厂的食物必须经医务人员验收,以防食物中毒;生熟食物严格分开,各种餐具、容器等物均须经消毒后使用。食堂帐目公开,按月公布。膳食在冬季保持三热(饭热、菜热、汤热);在夏季严禁隔夜食物出售。
  1979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开展“生活后勤工作厂际竞赛”。1985~1987年,又开展“生活设施达标活动”,促进了各基层企业职工食堂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全行业41个基层企业共建有食堂60个,并装修得焕然一新,瓷壁地砖,改长桌长凳为圆桌椅子,厨房增设冬天饭菜保暖设施,夏季安装纱窗纱门,增添冰箱、冰库、烘箱、轧面机、拌面机、摇肉机等各类炊事设备。中国造纸厂在1953年时,职工就餐还没有固定食堂,只有一个简易木棚作为厨房。1954年建造的职工食堂,也是因陋就简,因年久失修,至1982年发生食堂屋顶中梁断裂,成为危房。1983年,择地另建,面积达340平方米。其中饭厅140平方米,厨房200平方米,设有米库、调味品储藏室、熟食间,并设有冰箱1台,蒸饭箱2台,摇面机1台,摇肉机1台。该厂从1982年起试行“食堂工作质量标准”,明确岗位责任制,按“标准”对食堂人员进行考核,使职工食堂的伙食有明显改善,增加了花色品种,提高了饭菜质量,点心花色品种月度累计不少于20个,小菜品种不少于30个。1985年,被轻工业局评为生活设施全优单位。
  二、托儿所
  1.幼托机构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系统除少数企业在门房间放几条木凳供女工哺乳外,均无幼托机构。有些企业一旦发现女工怀孕即被辞退。
  解放后,上海造纸工业企业逐步腾出厂房,因陋就简改作哺乳室、托儿所。至1956年,全行业已建有托儿所10个,幼儿园2个,哺乳室14个。可容纳哺乳、入托婴幼儿479人。1957年,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3个托儿所,可容纳哺乳、入托婴幼儿527人。幼托条件亦逐步有了改善。天丰造纸厂在解放初期,仅设有10平方米的哺乳室,至1954年,腾出一间面积30平方米的厂房改作托儿所,但环境嘈杂。1956年又在生活区东首新建40平方米的托儿所,结构较好,环境清静。
  1964年,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入托婴幼儿逐渐减少。部分企业的托儿所随之停办,宝山、中国、海龙三家造纸厂,在1959年联办的托儿所,至1965年,因入托婴幼儿人数减少,联办托儿所就此取消。职工的婴幼儿由企业各自转入就近里弄托儿所。
  从1980年起,上海造纸工业系统招收育龄女职工较多,遂出现婴幼儿入托难的矛盾,引起各基层企业的重视,把解决婴幼儿的入托问题,重新提到议事日程,有的想方设法扩大面积,有的重新办起托儿所,以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1985年,开展“生活设施达标活动”以后,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幼托机构的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中国版纸厂在1956年创办的哺乳室、托儿所几经搬迁,到1986年建筑面积扩大到90平方米,1987年又增设幼儿园,建筑面积达169.7平方米,托儿所、幼儿园均设有护理室、营养室、冲洗室、午休室,以及幼儿活动场所。
  2.保育队伍
  解放初期,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保育人员,大都从企业中抽调出来的身体健康、表现较好的中年女工。但一般文化较低,缺乏保育专业知识。尔后,随着企业新工人的增加,对保育人员逐步进行调整,将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的中青年女职工调入托儿所,充实力量。至1963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保育员已发展到67人。为提高保育员的素质,各基层企业除组织部分保育员参加上海市工会联合会或地区卫生部门举办的保育员训练班学习外,大部分企业采取由企业的医务人员负责辅导,有的则由企业所在地区的上级卫生机构指定医院下厂督促指导。
  1980年以后,随着企业整顿工作的开展,各基层企业的管理工作逐步得到加强,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保育员进行脱产专业培训,使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保育员素质普遍提高。中国版纸厂,共有保育员16人,其中营养员2人、卫生员1人、教师6人,均经过杨浦区中心医院专业培训。在实践中,能贯彻以保为主、保教结合的方针。他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分为小、中、大三个班,进行护理,制订幼儿食谱,重视营养;建立健康检查制度,进行每日晨检,做好观察记录。添置各类玩具、图片、图书,按不同年龄分别进行启蒙教育。至1988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保育员队伍已扩大到120人。
  3.暑托班
  1983年后,由于学龄儿童放暑假而家中无人照顾,给职工带来困难。为此,又开办学龄儿童暑托班,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三、浴室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职工浴室设施,工人洗澡,只得自备盛水具,拎水至隐避角落里冲洗。热水大都使用烘缸回汽水。少数企业虽有浴室,但狭小简陋。中和造纸厂男浴室只有3平方米,1米高的一只小水泥池;女浴室只有一个房间,由女工自己拎水冲洗。前卫造纸厂仅在锅炉烟弄处砌有10平方米的一只简易浴池,没有其他设备。
  解放初期,上海造纸工业系统部分厂逐步开始建立职工浴室,但一般面积较小,设备简单。1953年,天丰造纸厂在锅炉房隔壁腾出一间矮平房约20平方米,一分为二,改作男女浴室,仅砌有男女浴池各一只,无其他设备。
  1956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建立职工浴室的企业已有23家,但浴室的设施较差,面积小,洗澡拥挤。一些尚未建立职工浴室的企业,则采取发放浴券或洗浴费。
  1959年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职工人数逐年增加,全系统的职工浴室亦随之得到扩展,至1977年已增至48个。浴室设施也逐渐得到改善,增设了更衣室和淋浴莲蓬头。部分企业的职工浴室,在冬季还装有取暖设备。原集体使用浴池洗澡的女浴室,均改装淋浴设备,有利于女职工的清洁卫生,身体健康。
  1979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开展“生活后勤工作厂际竞赛”后,职工浴室的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国丰造纸厂职工浴室条件一直较差。1980年进行改建后,面积121平方米,男女浴室均有淋浴装置,有更衣室、热水汀取暖器。华丽铜版纸厂于1982年扩大装修后的职工浴室,设施齐全,1986年,被评为轻工业局一流生活设施。
  至1987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所有企业,均建有职工浴室,大多数的职工浴室,经过改造装修后,面积扩大,配套设施齐全。有的浴室地上铺马赛克,墙上贴瓷砖,宽敞明亮,整洁舒适,并建立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清洁工作,按时开放,保证职工使用。
  四、医疗设施
  解放前,上海造纸工业系统企业均无医疗设施。工人生病,医疗费用自理,而工人所得的微薄工资,无力就医,只得小病能拖则拖,抱病上班,得了重病听天由命。解放后,各企业陆续设立医务室,实施企业与医院挂钩,实行职工劳保治病,开办上海造纸职工疗养所,加强了职工医疗保健工作。1。医疗机构
  医务室1950年4月31日,国营勤丰造纸厂首先设立医务室,对职工实施医疗服务。嗣后,利华造纸厂,中国版纸厂,天丰造纸厂相继建立医务室。1956年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后,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医务室逐渐增加,至1957年,设立医务室的厂家增加到23家。1980年以后,全系统的医务室不但数量有增加,而且在医疗用房、医疗设备、医务力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加强。中国版纸厂于1951年在一车间完成工段的底楼,腾出一间厂房因陋就简改为医务室,环境嘈杂,条件较差,医务室仅有一些红、紫药水和常用药品。至1990年扩建后的医务室建筑面积达142.2平方米,设内科、外科、妇科、传染科、药库、药房、观察室等,并配有激光理疗仪、心电图、肝炎消毒器等医疗设施。
  1983年,各基层企业的医务室相继改为保健站。至1990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已建有保健站的企业达36家,配有激光理疗仪的企业有6家,配有心电图的企业有4家。
  职工疗养所为利于患有慢性病或工伤后的职工康复治疗,上海造纸工业公司在1957年租得武夷路127号占地面积7197平方米(建筑面积1174平方米)花园洋房1幢,建立上海造纸职工疗养所,于1958年1月1日正式开业。全所有床位60只,除设有常规化验所需的设备外,无其他的医疗设备。共有职工14人,均在本系统企业内借调,其中所长、医生各1人,护士、炊事员各3人。疗养对象为肺结核、慢性病患者和工伤病员1959~1960年扩大疗养范围,凡因疲劳过渡而致身体虚弱的职工、先进生产者和老年工人均可入所短期休养。床位数从原有的60只增加到80只。职工疗养人次比1958年增加40%。
  1961年10月,该疗养所与食品公司及日用化工工业公司3家合办,更名为“上海市造纸食品日用化工工业疗养所”并由合作三方7人组成疗养所管理委员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食品公司退出,改名为,“上海造纸日化工业职工疗养所”。1984年,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安排,武夷路127号疗养所所在地改作为外国驻沪领事馆馆舍,遂于1984年9月20日停办。1986年2月,上海造纸工业公司在武夷路477号重建职工疗养所。全所占地面积2070平方米,建筑面积639平方米,平台面积127平方米,绿化面积130平方米,设有心电图仪1台,红外线真空治疗机、音频治疗仪三大常规化验设备各一套,共有职工29人,其中所长1人,医师4人,二级厨师2人。由于新址面积较小,乃由造纸工业公司独办,不再收治日化公司疗养病员。
  2.医疗队伍
  解放初期,各基层企业的医务人员,主要来自部队或从社会上招聘。国营勤丰造纸厂设立医务室时期,医务人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后勤部队的卫生员,天丰造纸厂刚设立医务室时,医生、护士均从外省市招聘调入。1956年以后,各基层企业需要医务人员,事先须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报请上级卫生部门分配,或在行业内外相互调剂。在公司有计划的安排下,凡已建立医务室的基层企业,根据规模和职工人数均按比例相应配备了医务人员。至1957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共有医务人员63人,其中医生29人,护士34人,比1956年增加14人。其中医生增加8人,护士增加6人。
  1969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基层企业各自“选拔”2~4名工人学医,经过三四个月的培训后,成为类似农村“赤脚医生”的工人医生,参与医务室工作。为了提高工人医生的业务水平,1979年,上海市卫生局开始对这支队伍进行专业培训,使之接近初中级医务人员水平,经全面考核,合格者继续留在医务室工作,并确定相应的技术职称。其余仍回生产部门工作。
  1983年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职工队伍的扩大,建立保健站的企业已达36家,但医务人员显得紧缺。各基层企业遂抽调人员进行技术业务专业培训,充实医疗队伍力量,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经过1987年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上海造纸工业系统120名医务人员中,获得高级职称的医师有2人,中级职称的有23人,初级职称的有71人。
  3.医疗保键
  解放以来,上海造纸工业系统的医疗机构以贯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防治方针。企业设立医务室以后,在职和退休职工,一旦生病,一般均由医务室负责治疗,按人设立病史卡,做好病情记录。对患有慢性病和高血压的职工,进行分类统计,并设立专卡,做到经常随访,定期复查,以稳定职工病情,及早康复。凡遇重大的伤病职工,经医务室诊断必须转诊的,则由医务室出具转诊证明,转入劳保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对病愈而尚需康复后才能工作的职工,则转入本行业疗养所或上海市总工会举办的工人疗养所进行康复疗养。19581984年的27年中,上海造纸职工疗养所共接收康复治疗的职工6071人次。
  各基层企业的医务室,在负责诊治职工疾病的同时,重视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以黑板报、广播、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职工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增强职工自我保健的意识。在50年代,为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医务室坚持每天下食堂,检查食品卫生,严禁变质食品、饭菜的出售。对食堂、托儿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一旦发现不适宜在食堂、托儿所工作的人员,立即建议组织调离,从60年代开始,每隔一二年,由医务室负责与劳保医院挂钩,确定日期,对全体职工进行体格普查。从1983年起,全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格检查,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1988年初,上海地区流行甲型肝炎,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上海造纸工业系统自上而下组织疫情联系网络,加强领导,采取紧急防治措施。有隔离条件的企业,对肝炎病人迅速进行了隔离治疗。没有隔离条件的企业,在公司和地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配合下,利用尚未分配的新工房开设临时肝炎隔离病房,使染病者及时得到治疗。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第三节 职工住房
  一、住房建设
  解放以前,除江南厂等极少数纸厂有少量高级职员住宅及集体单身宿舍外,其他企业职工均自行谋划栖身之处,条件略优者,租赁简陋工房,一般多租借或自行临时搭建低矮棚舍,勉强度日。更有住“舢板小船”和“滚地龙”者,尤为艰苦。
  上海解放以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对职工住房至为关心。从1953年起,由政府出资,先后在普陀、杨浦、长宁等区建造一批工房,通称为“二万户”,地处上述各区的中国版纸厂和江南造纸厂等凡符合条件的职工,第一次分到了新工房,一时传为佳话。
  由于历史原因,职工中住房困难户,面广量大,虽经努力矛盾仍十分突出。1956年,全行业共有职工9830人,由企业或房管部门提供宿舍者仅30%,计单身2491人,建筑面积7368平方米;住宅313户,建筑面积7480平方米。
  1957年,经国家轻工业部批准,共由国家拨款76万元,上海造纸行业建造职工住宅11034平方米,360间;单人集体宿舍2839平方米。分布于真如二村、宜川三村、日晖五村、长白三村。1958年开始陆续分房,江南、宏文、天章等25家造纸厂,共360户住房困难的职工,喜得新居。
  与此同时,通过各区房管部门增配、套配、调配以及改建、联建、自建公助等方式,又陆续解决了一批困难户住房。
  1981年,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企业在抓好生产同时,要解决好职工住房困难”的指示,上海造纸工业公司抽调人员建立建房小组(1983年扩编为住宅建设办公室)。确定一位副经理分管这项工作,同时部署各纸厂加强领导,专人负责,以加快职工住房建设的步伐。并规定了建房资金来源:一是历年积余福利资金,首先保证建房重点;二是在生产发展资金中按规定提取建房资金。另于1985年又补充规定各厂按人数提取建房资金。组织和资金的落,实,使职工住房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1980~1990年,除中版、江南、新华、红光、大沣等造纸厂和造纸机械配件厂各自新建、改建、联建职工住宅外,由上海造纸工业公司统筹建设的住宅总面积达100817.6平方米,为2885户职工解决了住宅困难。
  在建房过程中,为加快速度,提高效率和得房率,上海造纸工业公司千方百计以内部挖潜为主。
  1980年撤销江明造纸厂延长路废纸堆料场及拣纸工场,先后分二期共建多层住宅3392平方米。1981年将中国造纸厂安西路仓库迁移,原址与地区联建工房,计1685平方米。1983年1月,经呈报上级批准,撤销上海造纸厂,将该厂原有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全部建造多层住宅。1985年将长虹纸浆厂机修车间迁移,原址建设工房1900平方米。
  二、住房分配
  上海造纸工业公司在重视职工住宅建设的同时,认真对待分房工作,公司党委和经理室均确定一名领导成员参加分房小组的工作。
  公司分房小组主要职责是拟订分房原则、条件、方法等具体方案;确定单位和公司本部的分房总面积;提出基层党政领导,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及技职人员中需特殊照顾的对象名单和依据;提出民主评议的步骤和要求。最后提交党政领导班子讨论审定。对一般职工的具体分配,由各基层单位和公司各部门自行负责。
  各单位分得住房后按实得面积,按当时的实际成本造价,向公司住宅办公室进行结算。
  三、组织调房
  按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1986年建立了公司、工厂两级调房小组。开始,主要为解决上下班路远职工的困难,为其调房做好牵线“搭桥”工作。1987年后,为解决平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亦由调房小组兼管。
  公司调房小组有3名专职人员。每年制订全年及分期实现目标;通过对困难户深入摸底,细致调查,建立全行业调房户“总帐”,并分户立卡。为便于展览交流,又按户设立概况表,广泛介绍,牵线搭桥。
  公司调房小组成绩显著,曾连续3年评为上海市调房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