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物资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577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物资管理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
页码: 185-1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海造纸工业在解放初期物资管理薄弱,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从建立物资供销科到推行计划供应,再到整顿物资管理秩序,不断完善制度和管理措施。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对物资管理都带来了挑战和调整。至1988年,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了经济责任制,推动了物资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上海市 生产计划 物资管理

内容

解放初期,上海造纸工业大多数企业物资管理基础薄弱,各类物资的收发保管缺乏应有手续和规章制度。
  1954年上海造纸工业公司成立后,随着全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实行计划供应,物资管理工作逐步得到加强。1955年公司增设供销科,各基层企业亦相应设立供销科或供应科,负责全厂生产、建设、检修、科研等所需物资的供应和保管工作。按国家计划有关规定,根据企业生产、检修等所需的各类物资,开始编制申报年、季、月的物资供应计划,并逐步建立起各类物资的收发帐册,至1956年对主要原材料开始实行定额管理,辅助材料采取限额供应,低值易耗品推行以旧换新,并普遍制订了原材料,危险物品等收发保管制度。
  “大跃进”时期,上海造纸行业的物资管理制度受到冲击,进厂物资不计量验收,尤其是原料、燃料、碱液采取毛估估倒轧帐结算成本,部分企业计算每月原料耗用量有一条固定公式:产品入库量×单位固定用浆量÷固定成浆率÷估计拣选耗损率士场地观测数。有的企业原料进厂贪图方便,好料次料,规格品种任意堆放混淆不清。生产部门用料不按工艺规定配比的原料品种领料,擅自剔瘦拣肥,东拖西拉,先进不能先用,使原料不能得到合理使用,影响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有的企业原料堆放在露天。马路仓库,四无遮拦,日晒雨淋,霉烂盗窃迭有发生。1959~1960年彭浦仓库的8000吨破布鞋底,由于保管不善,霉烂损失达8%。万利造纸厂的百分之八十原料堆放在马路上,有次测定,在4小时内。计有56个拾荒小孩偷拾原料,并卖给附近的废品商店后,转手再卖给该厂。中泥厂碱液露天储存,不加封盖,日晒雨淋,变成碳酸纳,该厂在1960年浓度30%的液碱浪费1310吨。
  1961~1963年,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的过程中公司组织发动造纸行业的全体职工,开展以增产节约为动力,抓物资管理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物资管理不善,浆、碱、氯等消耗高、浪费大的薄弱环节,整顿物资管理秩序,恢复、修订和建立原材料在采购,运输、检验、入库、保管、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在当时上海造纸工业原材料供应处于紧缺的情况下,公司对各基层企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实行集中掌握,统一调度,采取按计划产品品种,原料配比分配使用。3年中,各基层企业在广大职工积极努力配合下,物资管理工作有了明显改进,初步扭转了以往存在的“三糊涂”(浆糊涂、煤糊涂、碱糊涂)现象。
  1964年,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重点抓物资管理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原材料实行二级计量验收,液体化工原料装置标尺计量。煤炭推行分批堆放、分班计量使用。原料采取划区定位,分类堆放,树标立卡,先进先用的管理办法。材物料仓库推行“五五化”摆放(成行、成方、成串、成堆、整齐),做到架子化,标签化。原材物料实行循环盘点。大中华造纸厂规定原材料每隔三天盘点一次,非定额材料分月盘点、推行三定(定人、定时、定物)循环盘点法、使原材料的盘盈盘亏情况明显减少。在年终盘点辅助材料时,仅发生三笔盈亏,差数极少,帐、卡、物相符程度达到99.9%。对废旧物资实行综合利用,充实废品仓库管理人员,把有生产技术经验、勤俭节约的老工人调去负责整理废旧物资,进行分类,折洗、修复,并与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相结合,鼓励生产部门尽量利用废旧物资。宏文造纸厂在当年利用废旧物资节约资金达4.8万元,万利造纸厂在一次大修理中利用回收的螺丝、凡而、管子等物资,节省费用1200元。由于各项物资管理措施落实,1964年的主要消耗定额有了下降,全年节约纸浆1890吨,碱755吨,氯173吨,煤17344吨。
  “文化大革命”时期,物资管理的各项制度亦被视作“管、卡、压”批判,工作受阻,管理混乱。
  1979年上海造纸工业公司,对行业的物资管理在组织上进行了调整。原料供应和储存,以公司供应站为中心,全行业的原料实行“三统一”,即统一组织平衡,统一采购储运,统一分配供应。主要采取二种形式。一是供应站直接经营的原料——进口木浆、国产商品浆、棉纤维及野生纤维原料。二是由供应站组织对口使用厂自行采购调运的原料,主要是市内、市郊的废纸、稻麦草和废木材等。五金材料实行集,中供应及储存,是年3月在中国版纸厂设立了“东区五金材料中心仓库,”凡东区8家造纸厂需要使用的五金材料均由该中心仓库组织供应。这对加速物资流转,压缩流动资金有利,但对工厂维修配套使用,也常有不便。
  1982年随着上海造纸行业企业整顿工作的深入开展,物资管理工作日益加强,至1985年各类物资从收发、保管至使用均建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已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制定物资消耗定额,部分企业已开始运用统计分析法,以经过分析的统计资料为基础,结合节约物资的各种先进经验来确定定额,并实行定额归口管理。主要原材料、专用器材消耗定额由工艺技术部门负责;储备定额由供销部门负责;资金定额由财务部门负责。对物资库存管理,部分企业开始学习和应用A、B、C分类控制法和价值工程分析法进行管理,以合理物资储备,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1988年开始推行目标管理,各基层企业相继建立科长、班组、个人的经济责任制,制定了具体考核细则和奖励制度,以进一步促进物资管理工作的改进。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