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棉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533
颗粒名称: 三、棉类
分类号: TS721+.4
页数: 1
页码: 133
摘要: 本文讲述上海造纸工业历来采用破布等传统国产原料制浆造纸。随着纸厂增多,破布用量逐渐增大,并扩展到破布鞋、废棉、古棉等材料的采购。为应对市场供需变化,上海先后成立原料联购处、原料加工厂和原料采购供应站,统一采购和配售这些原料。破布等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的供销社,棉短绒则来自棉麻公司及上海市郊轧花厂。1986年,上海与湖北两纸厂建立协作关系,生产漂白棉浆,但因质量问题于1990年停产。
关键词: 上海市 纤维原料 棉类

内容

有破布、破布鞋、废棉、古棉、棉短绒、车肚油花、地弄花、棉纱头等。
  破布,是上海造纸工业各厂曾普遍采用的国产传统原料,自上海第一家机器造纸厂诞生起就以破布为主制浆造纸。清光绪十年至十七年,日产纸张仅2吨,破布用量不大,是通过在报纸上刊登收买旧货广告,以广招徕。以后纸厂增多,破布用量渐大。民国25年,仅龙章、天章两纸厂破布年需用量即达19~21万担。其时,纸厂大都各自委托经营破布的旧货商店代为收购。1950年下半年起,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市场破布供不应求,为抑制破布商的囤积居奇和私营纸厂抬价争购,1951年3月,成立上海造纸工业原料联购处,对破布实行统一收统一配售,并扩大到破布鞋、古棉、车肚油花、地弄花、棉纱头的采购和配售。1957年上海造纸,原料加工厂建立,接替上海造纸工业原料联购处的业务。1964年上海造纸工业公司组建造纸原料采购供应站,原造纸原料加工厂的所有业务又归口造纸原料采购供应站直接组织采购。破布、破布鞋、废棉、古棉等主要向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四川、广东、广西、河北、山西、浙江、江西、湖北、贵州、甘肃、内蒙、新疆、宁夏、陕西等省供销社采购。棉短绒来自江苏、安徽、湖北、山西、四川、湖南、河北等地棉麻公司及上海市郊各县轧花厂,由商业部门分配。
  破布及破布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供应量,最高为1960年56052吨,最低为1990年早期造纸工业度棉仓库3434吨。废棉等年供应量,最高为1978年39941吨,最低为1965年5035吨,1990年为15859吨。车肚油花、地弄花、棉纱头等采购自上海市内各棉纺厂及江苏、浙江、陕西、安徽、湖南、江西等省废品公司,以补充破布、废棉需用量之不足。1986年,通过横向协作,与湖北潜江、天门两纸厂建立协作关系,以生产漂白棉浆,供应上海。后因质次价高,于1990年先后停产。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山西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贵州省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宁夏回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天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