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造纸工业概况(1996—1998)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020
颗粒名称: 浙江省造纸工业概况(1996—1998)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4
页码: 59-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省造纸行业在1996-1998年面临市场竞争与环保挑战,产量波动但总体平稳。纸板产量增长显著,纸产量下降但档次提升。老牌国企纸产量增长有限,但特种纸及工业技术用纸发展良好。行业整体盈利受个别企业影响,但前景乐观。
关键词: 浙江省 造纸工业

内容

1996—1998年是造纸行业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企业进入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在调整中求发展的三年。浙江省的造纸工业虽受到整个宏观调控和市场疲软的影响,在产量、产值和利润的增长方面有所抑制,但总的运行态势还是比较平稳的。
  一、机制纸及纸板的产量近几年全省机制纸及纸板的产量
  1995年全省机制纸及纸板的总产量为225.62万吨,自1995年第四季度始造纸行业形势急转直下。不少企业的产品趋于积压滞销,资金回笼困难。在1996年极其严竣的形势下,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纷纷酝酿转制,着手品种结构的调整。产量有所下降(﹣3.38%)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但未形成大起大落,基本态势尚好。说明浙江省的造纸行业抗风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经过一年的磨合,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或环境保护过不了关的一些中小型企业趋于关停并转,然而一些中外合资企业(像宁波中华纸业、华丰纸业等)仍然看好潜在的市场,投资扩建或改造;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像民丰集团、新华纸业等)着重新产品和高附加值品种的开发;那些发展到一定规模,具有一定实力的乡镇企业(像景兴集团、富阳永泰、义乌华川集团等)稳定中求发展,致使1997年度全省纸及纸板的总产量发展到266.72万吨(比1996年增长22.35%)其中纸板的增长尤高,主要是宁波中华纸业二期扩建4,0万吨白纸板和白卡纸工程部分投产,增加了相应的分量。
  1998年,按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纸及纸板的产量为218万吨,从统计数字上看降幅较大,这其中有几点是要给予说明的:
  1.统计口径不一。1996、1997年统计均按乡及乡以上企业的生产量来统计,而1998年则统计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这样就有一大批小企业的产量给抹掉了(特别是富阳、萧山、临安、余杭这一带,这样的小厂很多)。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失去了可比性。
  2.按1998年全省年产量在万吨以上的22家企业(还有一批未统计在内)统计数来看,增产的16家,达233457吨,减产的6家为24899吨,总增产数208558吨。也就是说大中型骨干企业生产态势良好,继续增长。
  3.1996、1997两年来的市场竞争,一批管理不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结构调整不能适应市场的国营和集体中小型企业;一批因环保而停止制浆,转而改用商品浆生产而又无法挤占市场的企业;以及一大批小型乡镇企业因产品缺乏竞争,资金回笼困难而被迫停产,这三部分导致总产量有所下降。
  二、产品结构
  综观1996—1998年机制纸及纸板的产量变化,可看出浙江省造纸产品结构变化的发展趋势。
  1,浙江造纸的发展主要在纸板
  1996年纸和纸板的比例是:1∶1.53
  1997年纸和纸板的比例是:1∶1.72
  1998年纸和纸板的比例是:1∶2.73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国内外废纸的收集方便,商品的内外销包装运输量大,这样的一个市场环境,促进了浙江纸板生产的发展。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高档涂布白纸板、震洲纸业有限公司年产4.25万吨涂布牛卡、富阳市永泰纸业3.4万吨涂布白纸板、富阳市三星纸业公司年产1.5万吨涂布白纸板、浙江景兴纸业集团公司年产5.0万吨牛皮箱纸板等生产线的投产,以及其他造纸企业的技术改造,为浙江省高档纸板增加产能80万吨左右,使我省高档纸板在纸板类中占5%以上。这是浙江省纸业产品结构的最大调整。
  2.纸的产量在下降,但档次在提高
  浙江的造纸业,不仅仅是纸与纸板的生产量比例在下降,就是绝对量也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浙江缺乏造纸原料、草类纤维收购困难,成本高,及自制浆环境污染难以解决等原因,致使一般文化印刷用纸的生产成本无法与山东、河南等省竞争,大宗及文化用纸的生产逐渐萎缩,文化用纸市场几乎全给山东、河南等省占有。而高档文化印刷用纸,今后将挡不住江苏众多外资企业的冲击。浙江在纸的生产方面已很明显地显露出走大宗、单一,靠规模效应来取胜的路是困难的(原因甚多,在此不便分析),只有沿着历史的轨迹,继续发展多品种、小批量、薄、特、优的高附加值的工业技术配套用纸和一些特种纸。虽然产量无所增长,但产值、利润都在逐年提高。
  1998年浙江造纸行业发生了近10年来的第一次亏损,如果排除宁波中华纸业二期扩建投产后,因急剧膨胀的产量(1996年产量4.38万吨,1997年产量26.97万吨,1998年产量44.85万吨),未能打开局面所带来的25259.90万元的亏损(1996年利润2192.0万元;1997年利润626.0万元;1998年亏损25259.90万元),那么整个行业的利润应有1.89亿元。然而该企业一旦进入角色,必将是税利大户。
  这三年中,浙江省的一些老牌国有企业在纸的产量增长上,做的文章不多,在产品结构和新产品的开发上却注入了很大的心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像民丰集团公司“双高卷烟纸”和华丰纸业有限公司01、03及H系列卷烟纸的开发成功,使我省高档卷烟纸占50%以上,能适应高速卷烟机的需要,亦能取代部分进口,从而使经济效益有了大幅提高。
  华丰纸业有限公司的HH150高档烟纸被评为1996年度轻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华纸业有限公司开发的非固化型汽车工业滤纸、亚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印刷型水松原纸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们分别获得了1997年度轻工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此外,像用于纺织印染的低定量高强度转移印花纸,水刺无纺布、高级半透明食品包装及高级包装用纸、电池隔膜纸、保密纸,还有军工产品和矿物纤维纸等等的开发成功,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浙江省造纸行业的产品结构将是纸板唱主角,并还会有较大的发展。纸张产品将向高技术含量用纸的方向发展。
  三、消费水平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经济生活和文化需求相对较高。浙江所生产的白纸板、牛皮箱板纸、瓦楞原纸、卷烟纸及一些工业配套用纸,有很大一部分供全国各地。然而文化印刷用纸(诸如胶印书刊纸、双胶纸、铜版纸、新闻纸等)、牛皮纸、低克重高强度牛皮箱板纸、高强瓦楞原纸等多仰仗于外省市或部分进口。若以我省年平均产量为220万吨,估计年输出量在170万吨左右,而输入量约为130万吨。则本省年耗用纸及纸板在180万吨上下。按浙江省4500万人口均分,我省年人均消费水平在40公斤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四、纤维原料
  1996—1998年全省纸及纸板总产量在218万吨至267万吨之间,如果说1998年以前尚有多种制浆形式的存在,那么到了1998年,由于市场竞争导致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达标要求而使制浆企业剩下有数的几家外,纤维原料使用的状况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目前的格局。
  1.自制化学浆现状
  经过这几年产品结构的调整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全省尚有自制化学浆的企业只剩下民丰集团公司、亚伦股份有限公司(配有碱回收,运行正常)和桐庐造纸厂(配有一级酸化,曝气气浮处理)。年自制稻麦草浆在4.0万吨左右,均用于自身配抄各种纸张。然而这三家坚持的时间也不会太久。环保要求桐庐造纸厂到2000年底之前必须全部停止自制浆;民丰集团公司、亚伦股份有限公司亦也有停止自制浆,全部改用商品浆或废纸浆的打算。
  2.外购商品浆情况
  若全省按1998年218万吨纸及纸板的产量计,需要各种纤维原料约220万吨。除上述自制4.0万吨左右的化学草浆外,全都依靠商品浆和废纸来解决的。
  五、废纸利用
  由上述产品结构及纤维原料的使用情况来看,浙江省造纸行业在利用废纸方面所占的比例是相当高的。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估计还将有所提高。
  以1998年需耗废纸浆169万吨计,则年耗废纸约203万吨。年需进口废纸约84万吨,收购国内废纸约119万吨,若以省内外废纸量40%比60%计,则省内废纸量为48万吨左右,省外废纸量为71万吨。从上述情况可见,浙江省造纸行业在废纸利用上占到76.8%左右,然而多仰仗于进口废纸及省外废纸,本省的废纸利用率仅达21.6%左右,有待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六、环境保护
  随着生产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保的要求日益增长,造纸行业是用水大户,也是污染大户,污水不治理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造纸行业成了人们众矢之的。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1996年国务院国发[1996]31号文《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决定》的下发,浙江省率先在丽水地区就景宁、庆元、松阳、遂昌四造纸厂的制浆生产线作出了封球停产的决定。景宁、庆元造纸厂实施破产方案,停止枝丫材小木浆生产1.5万吨/年左右,遂昌、松阳造纸厂停止麦草浆生产1.5万吨/年左右,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补偿,使四厂顺利渡过了停、改、转的历程,从而彻底解决了县与县、省与省之间历年来的环保纠纷。
  1996年,省政府坚决贯彻国务院的精神对年产5000吨以下的小型自制浆的纸厂实行关、停、并、转,全省约有100多家被取缔或转产,从而缓解了当地的环境污染。
  1996年的政府决心,给了造纸企业一个不可蔑视的信号,纷纷行动起来,寻求各自达标的方案。富阳市首推永泰、三星等九家企业作试点,要求在1998年底达标排放,然后全市推广,1999年底全部达标排放。永泰纸业的气浮法,三星纸业的沉淀法,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997年,作为新建造纸企业解决好环保问题而值得一书的是宁波中华纸业,该企业是一家以废纸为主要原料,专业生产各种规格白纸板的大型合资企业,年生产能力45万吨,在发展生产、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废水处理方面,该公司投入8000万元,采用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A/O工艺技术,引进主要设备,建成一套日处理能力46000米3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远远低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使吨纸耗水量降至23米3或以下,成为国内造纸废水处理的先进典型,被定为国家级环保样板工程。
  1998年太湖水污染防治涉及到三省市1035家企业,浙江省有53家造纸企业圈入整治达标之列。杭嘉湖地区的各级领导和企业充分认识到事态的严竣性,挑选不同的方案,采取不同措施,投入近1亿元资金治理污染,确保了在1998—1999年的“零点行动”中造纸企业治污达标顺利过关。
  在这次治污行动中,民丰集团公司、孝丰造纸厂被列为重点治污单位。民丰集团公司是个具有70年历史的老厂,几十年来环保问题都未得到根本治理,既危及周边,亦被害自身。自碱回收工程运转正常后,最棘手的是中段水处理,为在“零点行动”前达标,不惜停止半化学稻草浆制浆生产线和4#机箱纸板生产线,投入2000万元新建东、西区二个总处理量达三万多吨的污水治理工程,从而甩掉了历史的包袱,造福于社会和百姓。
  孝丰造纸厂地处太湖之滨,虽花钱上了碱回收,但无法正常运转,导致大量黑液注入太湖,为使“零点行动”达标,于1998年10月30日举行了蒸球落地仪式,从而结束了万吨麦草浆的制备,改用商品浆,生产适应市场的高档次产品,与此同时花了近300万元设置了新的污水处理站使废水治理达标,一个重点污染源就此在太湖之滨永远地消失了。卢文舸副省长为此题写碑文:“净化西苕溪源头,造福环太湖人民”。
  这几年治污工作取得了好成绩,但是要使全省范围所有的造纸厂的污水均能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任务还十分艰巨。然而不管困难多大,浙江省政府已下定决心,于1998年6月26日下达了浙政[1998]10号《关于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所有排污单位到2000年底必须达到排放标准。我们相信,到那时,造纸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将会来个根本的改变。
  七、展望未来
  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的沿革、目前纸市场的格局,已基本上显现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规模。
  1.发展方向
  浙江缺乏造纸所需的资源,在纸的发展上要发挥自身的特点,走薄、特、优多品种,以工业技术配套用纸作为我省的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我省要充分利用地处东南沿海,有着良好的港口和运输条件,有效地利用好进口和国产废纸,发展好低、中、高档白纸板、白卡纸,低克重高强度牛皮箱纸板和高强瓦楞原纸。
  要进一步发展生活系列用纸。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用纸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浙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低、中、高档的产品均有,但总量不足,有待发展的市场容量还相当大。
  2.发展规模
  浙江造纸发展的势头主要在三大块。一块是中外合资企业,以宁波中华纸业为代表,她将是增加产量的主力,其第三期年产100万吨扩建工程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在作前期准备,不久将投入实施。
  第二块是有实力的乡镇企业,如富阳的永泰纸业、三星纸业、平湖的景兴集团,义乌的华川集团等,都在酝酿着扩建白纸版、低克重高强度牛皮箱纸板,高强瓦楞原纸等,预计到2010年将会新增60~70万吨的生产能力。
  第三块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将在高档薄页纸及工业技术配套用纸方面寻求发展,预计将增长5~10万吨。
  除以上三大块外,浙江还有一些非常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他们生产的产品,诸如长纤维纸、三滤纸、云母纸、干电解电容器纸、木纹纸、生活用纸、食品包装纸及水刺无纺布等,在全国都占有一定的地位,预计到2010年亦能增加5~10万吨。
  综上所述,估计浙江省纸与纸板的产量1999年可达270万吨,2000年达300万吨,2010年将达450万吨左右。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造纸年鉴》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包括1996至1998年间中国造纸工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有关制浆造纸经济、技术、生产的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境内外造纸市场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成美
责任者
王梅林
责任者
卢文舸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宁波中华纸业
相关机构
华丰纸业
相关机构
民丰集团
相关机构
新华纸业
相关机构
景兴集团
相关机构
富阳永泰
相关机构
义乌华川集团
相关机构
民丰集团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富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