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謝拉傑的行為想自己的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4133
颗粒名称: 看謝拉傑的行為想自己的思想
并列题名: ——蘇聯影片「金星英雄」觀後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6日当代报登载蘇聯影片「金星英雄」觀後感。
关键词: 影片 「金星英雄」 觀後感

内容

看了蘇聯影片「金星英雄」以後,我心中時刻地這樣捉摸着:影片中的主角謝拉傑的經歷有許多地方和我是一樣的,他是農民出身,我也是農民出身;他在紅軍中服務過,我在人民解放軍裏服務過;他是從軍隊中回到地方上,我也是這樣的。但是我實在不能和他比較,因爲回到地方上的表現,我和他相差的太遠了。
   謝拉傑在戰場上是一個獲得「金星英雄」獎的優秀的坦克兵,他沒有上過高等學校,但他從部隊回到家鄉以後,首先考慮到的不是個人的問題,他曾打算去上學校,但是當他看到故鄉還處在落後的境况中的時候,求學的打算便放棄了,他要下决心把故鄉的落後狀態改變過來。他在實現他的理想中,經歷了很多鬥爭,但最後他終於帶動羣衆,把羅申區發電站修建起來了,電火照亮了全羅申區的人民,集體農莊生產效率大大的提高了,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了。爲多數人創造幸福,這是多麽偉大的事情呀!
   我也是抱以很大的熱情參加了革命軍隊,我曾積極的完成了黨所交給我的任務,曾經立過功,受過上級的表揚。然而,當時我這樣積極工作,却爲的是取得領導上和同志們的好評,然後「爬上去」,求得個人名利。但是,當我沒有爬上去的時候,我就開始消極了,感到沒「前途」。我帶着這種思想回到地方上來,因而我沒有像謝拉傑一樣,首先想到全體人民的事情,在祖國的建設事業中,獻出自己的一切力量,而是一心想着學習,認爲「我沒有住過高等學校,沒有專門技術,在大規模經濟建設中是『吃不開」的。」一個同志要求學習是黨和人民所歡迎的,但是像我這樣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的學習動機是很難有好的結果。得過「金星英雄」獎的謝拉傑,在任何地方都沒表現過驕傲自滿,而我却存在着嚴重的居功自傲情緒,以自己的所謂「資格老」、「能幹」作爲向黨索取報酬的「資本」。
   謝拉傑是一個共產主義的好戰士,因爲他有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所以任何危害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爲,在他面前都是不能允許的。整天爲個人打算的席妙恩——雖然是他最親密的戰友,但他對他毫不容情;區主席赫郝拉柯夫是一個保守者,他對他進行了勇敢的思想鬥爭。當我看到謝拉傑和這兩個人展開思想鬥爭的時候,我感到慚愧,我在很多地方有着席妙恩和赫郝拉柯夫一樣的錯誤。我每天考慮的問題也很多,但是眞正考慮工作問題,從良心上來講却是有限的;而考慮的名譽、地位、愛人……等等。關心個人超過關心革命,恰如集體農莊主席拉古林在批判那些眼光短小、整大爲□築自己舒服的小家庭而奮鬥的人說的一樣:「個人的襯衫貼個人的身,總是跳不出個人的小圈子。」
   我認識了個人利益是包括在集體的利益中的,我應當也有勇氣向我逐漸滋長着的個人主義進行鬥爭,向謝拉傑學習。我要拿出在前綫對敵鬥爭的精神,完成黨所交給我的任務。當我們祖國也變的和羅申區烏溪村一樣美麗幸福的時候,其中也包括有我所獻出的最大力量,那才是我眞正的榮譽,最大的愉快,我要和謝拉傑一樣,牢牢記住邊區委員會書記拜欽柯的話:「現在戰爭並沒有結束,我們還要爲爭取更美麗、更幸福的生活進行戰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堅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