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洪諾夫、查哈羅夫和葉菲莫夫等在京分別與我文化、音樂、歷史工作者進行座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4031
颗粒名称: 吉洪諾夫、查哈羅夫和葉菲莫夫等在京分別與我文化、音樂、歷史工作者進行座談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蘇聯文化工作者代表團團長吉洪諾夫,團員查哈羅夫、葉菲莫夫12月3日下午分別和我國文化科學界、音樂界和歷史工作者舉行座談會。
关键词: 文化 音樂 歷史 座談會

内容

(新華社北京四日電)蘇聯文化工作者代表團團長吉洪諾夫,團員查哈羅夫、葉菲莫夫三日下午分別和我國文化科學界、音樂界和歷史工作者舉行座談會。
   吉洪諾夫出席了由中蘇友好協會總會主持的中蘇文化交流座談會。參加座談的有吳玉章、周揚、李四光、竺可楨、胡愈之、洪深、陳忠經等。會上,首先由中蘇友好協會總會總幹事錢俊瑞發言,他談到這次蘇聯文化藝術工作者訪問各地,對我國文學、藝術和科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接着,互相交換了關於文藝、戲劇、音樂、美術和科學方面交流的意見。吉洪諾夫在會上暢談了中國的文學藝術的成就,他認爲中國文學正在蓬勃發展中,新的作品正不斷地產生。中國文藝作家是親身經歷過各種鬥爭的,因此,他們的作品富有生氣。吉洪諾夫對於中國的戲劇藝術十分讚譽。他說:中國戲劇有它的優良的民族傳統。他暢述了這次在各地所看到的地方戲劇。吉洪諾夫還談到中國的雜技。他認爲中國的雜技是世界第一流的。座談會歷時二小時,下午二時開始,自始至終在友好、融洽的氣氛中進行。
   查哈羅夫應中華全國音樂工作者協會的邀請,出席了音樂座談會。參加這次座談會的有全國音協主席呂驥、副主席馬思聰和音樂家馬可、李凌、何士德、老志誠、黎國荃、瞿希賢、任虹、金紫光等二十多人。在座談會上,查哈羅夫根據他在中國各地聽到的各種民間音樂的演唱,發表許多對中國音樂工作的寶貴的意見。他認爲中國民間音樂和它的演員在各方面都有優秀的傳統和高度的成就,這種傳統和成就應該特別予以尊重和發揚,同時他認為中國應該大量培養新音樂的人材。這兩種音樂文化是可以同時發展的,而且兩者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不必要勉强使這兩者調和成爲一種東西,這樣是不可能的,也是脫離人民羣衆的。他在會上還根據蘇聯的經驗解答了中國音樂家所提出的關於西洋樂器和民間樂器配合以及新歌劇的創作問題。他的談話對中國音樂家有很大的啓示。座談會在愉快友好的空氣中繼續了三小時。最後,呂驥代表中國音樂家以許多優秀的中國歌曲的樂譜贈送給査哈羅夫。
   葉菲莫夫出席了由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聯合主持的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有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吳玉章、副校長胡錫奎,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范文瀾以及歷史學工作者十餘人。葉菲莫夫在座談會上就與會者所提出的問題一一作了詳細的解答。他首先介紹了列寧格勒大學歷史系怎樣在學生中敎授馬克思列寧主義必修課程、組織學生進行專題作業、運用實物敎學和組織畢業學生進行敎學實驗等方面的豐富經驗,接着他闡述了蘇聯歷史學者在歷史敎學中如何進行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敎育以及如何反對反動的世界主義。他指出:蘇聯歷史敎學中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表現,就在於使靑年一代認識自己民族和國家的光榮歷史,同時也尊重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文化和歷史傳統,並竭力與那些任意歪曲和侮辱其他民族歷史的資產階級學者進行鬥爭,也和那些抹煞本國的歷史文化傳統的現象作鬥爭。葉菲莫夫最後並介紹了蘇聯歷史學者如何聯系當前實際進行歷史敎學的經驗。座談會下午三時開始,歷時三小時結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吉洪諾夫
相关人物
查哈羅夫
相关人物
葉菲莫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