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醫院醫師吸收蘇聯先進經驗試行「早期拆線」獲得成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0293
颗粒名称: 工人醫院醫師吸收蘇聯先進經驗試行「早期拆線」獲得成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0月14日,当代日报登载了陸毅关于試行「早期拆線」獲得成功的来信。
关键词: 試行 早期 拆線

内容

編輯同志:杭州工人醫院外科小組醫師,在愛國衛生運動已取得偉大勝利的基礎上,進一步貫徹毛主席的增產節約號召,開動腦筋,積極研究蘇聯的先進科學知識,吸收先進的醫學經驗,來改進工作;在施用外科手術的病員上,全部採用了蘇聯外科學上的「早日活動和早期拆綫」的方法,初步已獲得很大成就,提高了醫療技能,使病員早日恢復了健康。
   過去,施行外科手術的病員,醫院方面都是用「臥床靜養,嚴禁活動」來「管理」他們的。以最常見的患蘭尾炎(盲腸炎)的病人來說,行截除手術以後,至少要在床上躺兩個星期。允許病人出院的時間,一般平均要二十天。對施行手術的病員,都盲目地應用配尼西林或其他各種消炎藥品來防止發炎,但結果却往往因注射針藥而增加病員的痛苦;特別在天冷的季節,臀部注射配尼西林油劑後,極易淤積,數日後也不消散,結果引起紅腫、疼痛、結硬而化膿,使病員加重了負担。
   手術者在進行手術前洗滌手的時間,現在也有了改進。過去洗手需時二十五分鐘,還往往因消毒不愼使創口惡化而生膿。自從應用了蘇聯的「雙盆亞姆尼藥水洗手法」後,每次洗手的時間減少了十分鐘。到目前爲止,從沒有因消毒不嚴密而使患者的創口感染的事故發生了。
   自從實行了「早期活動」「早期拆綫」的方法後,試行到今日爲止,以蘭尾炎的成績爲最優秀(結核性,已化膿性例外),大大縮短了病程。總結起來大致的過程如下:用亞姆尼藥水洗手後,施行手術的病員,第一天就可在床上翻身,吃牛奶等流質飲料;第二天能起床走動,首先減輕了他(她)們臥床的痛苦,第三天就可吃乾飯了;第四天可以拆去創面的縫綫。大多創口良好,刀痕平滑而光澤,再休息二三日,病員們就可平安地出院了。並且一般的病員,在整個手術期中,都不用配尼西林等貴重藥品,創口也毫無感染。進一步證實了「亞姆尼藥水洗手法」的消毒嚴密。由於醫生們應用了新的醫療方法成功,大大減輕了病員的痛苦、恐懼和負担。增加了病員對醫生們的信任和尊敬,同時也增加了院內病床的週轉率。
   近半年來的事實證明,蘇聯的醫學知識是新世紀的科學史上最文明最優秀的,它減輕和消除了疾病對人類的災害,爲和平人民創造了更大的幸福!
   我們雖已取得顯著的成績,但是部份醫師還存在着舊思想意識,阻礙了新方向的全面發展。工會主席朱志鋒醫師說:「爲了滿足我們祖國建設的需要,我們一定要加强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學習,發揮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總結和交流經驗,進一步學習蘇聯的先進醫學知識,來提高我們的科學技能,和廣大的醫務工作者團結在一起,爲保障勞動人民的身體健康而努力」。
   杭州市工人醫院實習生陸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陸毅
责任者
陸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