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會議上一片要求和平反對戰爭之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9894
颗粒名称: 和平會議上一片要求和平反對戰爭之聲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0月8日,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第五天(六號)的會議上和第六天(七號)的會議上,來自各國的和平戰士都上台發言,要求和平反對戰爭。
关键词: 和平 戰爭 世界

内容

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第五天(六號)的會議上和第六天(七號)的會議上,來自各國的和平戰士都上台發言,他們是世界聞名的詩人、敎授、律師等等,他們的話受到全場暴風雨般掌聲的歡迎。
   土耳其詩人希克梅特說:「這個會場在我眼前好像是一個和平與友誼的花園,各種顏色的花朵一齊怒放。整個世界也一定會變成這樣一個花園。」國際民主婦聯副書記桑蒂說:「婦女、母親是戰爭的敵人,她們佔全人類的半數。」奧地利的無畏的和平戰士布蘭德魏納說:「誰反抗侵略,誰就是有公理的。光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今天在朝鮮所做的努力比許多別的事情更有助於和平。」斯大林國際和平獎金得獎人費爾頓夫人作了動人的演說,她最近再度去過朝鮮,她說朝鮮有了兩個改變,一是瘋狂的毀滅已使朝鮮舊的廢墟添了新的創痕,一是朝鮮人民在其勇敢之上添了一種新的品質——鎭定。受優待的英美戰俘告訴她說:「我們爭取和平的願望,比我們要囘國的願望還深切得多。」
   美國代表團提出了朝鮮問題的補充報吿以後,以鮮花和一棵常綠樹獻給朝鮮代表團,讚美朝鮮人民的英勇,他們彼此感動得擁抱在一起。
   蘇聯代表團團長阿尼西莫夫發言,他受到了特別的歡迎,他說:「亞洲及太平洋各國人民可以有把握地信賴蘇聯人,因爲蘇聯人是忠實而可靠的和平保衞者。」他引用了斯大林的名言:和平解决國際分歧、不同制度和平共存是完全可能和必需的。
   第五天的會上和第六天(七號)的會上,還有蒙古、加拿大、危地馬拉、厄瓜多爾、薩爾瓦多、伊拉克、以色列、菲律賓、馬來亞、祕魯、哥倫比亞、巴基斯坦等國的代表及世界和平理事會、世界工聯、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會等單位的代表也都紛紛地發言,一致要求和平反對戰爭!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希克梅特
相关人物
布蘭德魏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