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貿易代表團在本省完成交易多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9849
颗粒名称: 昆明市貿易代表團在本省完成交易多宗
并列题名: 不但與本省恢復了戰前舊有的商業關係,而且直接地建立了新的貿易路綫。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昆明市貿易代表團一行二十人,跋涉八千餘華里、行程十三天於九月三十日到達了杭州。到杭後雖然交流大會批發交流業務已經結束,但經本省、市有關方面的大力協助,基本上滿足了該團的購銷要求,爲促進兩地物資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关键词: 商業 杭州 物資交流

内容

(本報訊)昆明市貿易代表團一行二十人,爲了恢復與發展浙滇兩省的貿易關係,跋涉八千餘華里、行程十三天於九月三十日到達了杭州。參加該團的全係私營工商業者,代表着布商、國藥、百貨、機器、針織、照相等行業。到杭後雖然交流大會批發交流業務已經結束,但經本省、市有關方面的大力協助,基本上滿足了該團的購銷要求,爲促進兩地物資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十月三日;杭市工商聯在浙江企業公司邀請該團以及本省、市有關公私企業代表四十餘人舉行座談、互相介紹購銷情况後,再經連日來的廣泛接觸,業已順利地完成交易多宗,不但恢復了抗日戰爭前舊有的商業關係,而且直接地建立了新的貿易路綫。例如昆明市所需要的棉貢呢、印花布等貨色,過去一直是大量地向上海採購的,而這些布疋是產在杭州的,該團到了浙江後,便由中國花紗布公司浙江省公司及杭市染織布業供應了一千餘疋,同時該團又採購了元細布及絹紋呢一批試銷,這樣就與本省直接地建立起商業聯系,使該團進貨成本減低了一成左右。再如浙貝、白朮等浙產藥材,在廿多年以前,昆明曾向寧波等產區辦過貨,可是在抗日戰爭中斷絕了聯系,以後就一直向漢口採購。這次中國土產公司浙江省公司在藥材供不應求的情况下,供應了白朮、元胡、木榧等藥材一批,恢復了舊的商業關係。杭州的剪刀,自解放以來在昆明試銷成功,這次該團又採購了五千多把。
   與此同時,該團亦銷出了土特產一批,以應杭州工業原料方面的需要。以鋅塊一項來說,杭市大華製釘廠即向該團訂購了二千斤,杭市五金業亦訂購一千斤。其他如杭市國藥業向該團購進田漆、黃連等藥材近三千萬元,使抗日戰爭前的舊商業關係重新接上了。雖然總計該團購銷總値祗有數億元,但這些新舊商業關係的重建與發展,是很可珍貴的。
   昆明市的私營工商業者這次為什麼會這樣踴躍的來到浙江呢?誠如該團負責人所說:「雲南省昆明市自一九四九年十二月間解放以來,私營工商業在人民政府的扶植之下,與全國各地一樣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例如昆明市在一九五〇年工商業戶祗有七千戶,到現在已發展到一萬四千戶。雲南省的箇舊市爲著名的產錫區,在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該區工人連吃飯、穿衣都很困難;解放後,人民政府大力發展生產,工人生活獲得顯著的改善,目前穿的要雙面卡琪和夾絲呢,好的被面和墊單。同時經過土地改革後,農民的購買力大大提高,並已要挑買好一點的布疋和日用百貨,所以昆明市的布疋銷售量,今年比去年增加分之二十以上。再如雲南省去年在昆明市舉行的全省土百特產展覽交流大會成交總額祗有九百六十億元,今年八月間在昆明召開的物資交流大會,僅僅在短短的七天之中,成交金額即達二千三百四十億元,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充份地說明了城鄉購買力的逐漸上升,因此我們的生意也比前好做了。」
   該團正在參觀杭市絲織、針織、鐵工、電池等工廠,將於日內勝利完成任務回去。(通訊員陳錦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錦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昆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