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益綢廠工人張錫榮創造自動絞杖成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8065
颗粒名称: 恆益綢廠工人張錫榮創造自動絞杖成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9月,杭州市私營恒益綢廠幫機工人張錫榮同志,通過「五反」運動,政治覺悟大大提高,在增產節約運動中,發揮了工人階級的智慧,創造自動絞杖成功。
关键词: 運動 製造 工作效率

内容

(本報訊)杭州市私營恒益綢廠幫機工人張錫榮同志,通過「五反」運動,政治覺悟大大提高,在增產節約運動中,發揮了工人階級的智慧,創造自動絞杖成功,使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多,並爲今後在絲織業中改進品質和全面推廣新織綢工作法創造了有利條件。
   織綢業的通絞、分經在過去一向是由幫機工(分經工)負責的,用人工分經不但費時間、吃力,而且容易出毛病。張錫榮同志是一個青年工人,十六歲就開始學幫機,他常想最好能够自動分經,但是找不到竅門。
   「五反」運動以後,張錫榮經過實際的鬥爭,覺悟大大提高了,並且光榮地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靑年團。工會號召開展增產節約運動後,他明確了增產節約運動的重大意義和自己的任務,下决心要在「絞杖」上找出個「旣增產又節約」的辦法來,於是他經常一面工作一面動腦筋,有時還畫個圖畫來研究。有一次他偶然覺得在分經時,由於經綫的上下跳動,把他的兩個手指頭也上下移動了。他就想:如果用兩個手指頭放在經綫中間,也不是能够使經綫上下分開麽?這麽一想,可爲他創造「自動絞杖」開了竅。他按照老法用手指試驗了一下,果然能够分經,隨後他又用一根長竹片夾在上下經綫之間,用手一左一右的挪動,經綫眞的一上一下分開來啦!這時候剩下的問題是怎樣使這根竹片能够自動,他想利用機器輪盤的轉動使竹片自動。這時廠裏的老闆娘說他是在想偸懶辦法,要想做工不動手,坐坐拿工錢。因此,他思想上產生了顧慮,怕試驗不成功,不僅浪費物料,而且要受人譏笑。但是,在團和工會的支持和鼓勵下,他打消了顧慮,反覆進行研究、實驗,最後終於在八月十三日,自動絞杖試驗成功了。
   這種自動絞杖,經浙江絲織第二合營廠等厰試驗推廣,並已作了進一步的改進,它的裝置是:用兩只鐵擱脚釘在綢機的兩邊排沿上,再用兩根絞仗棒裝在排沿擱脚的鐵架上,用五分洋元一根裝上一個小輪盤,利用原來後走喬月牙盤的動力,磨擦轉動,使絞杖上下移動,這樣經就自然的分開,再不必用人工通絞了。自動絞杖經試用結果,可得到如下的好處:
   一、提高分經工(即幫機工)的工作效率:過去一人幫三台機子尙感手忙脚亂,現在一人能幫八台機子,而且工作非常輕鬆。如按新織綢工作法,分經工按照一定巡迴路綫,工作效率還能提高。
   二、提高品質:用自動絞杖使分經有了規則,輕重、快慢有了節制,織物上的通絞路或杈絞路基本上消滅,毛絲也大大減少。因此,使質量提高。
   三、延長了機件的壽命:因為分經有規則,絞杖碰柱的現象沒有了。機台上,特別是花機的通絲,中柱、下柱和把吊等機件的使用期就延長了。(趙光正、李立輝)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趙光正
责任者
李立輝
责任者
張錫榮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