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字不管用(閱讀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7003
颗粒名称: 單字不管用(閱讀故事)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2年8月31日当代报登载的閱讀故事“單字不管用”。
关键词: 文化 閱讀 故事

内容

一、字多了個,意思却一樣
   小王是一個新來的同志,年紀輕,腦子却很靈活,常常提出許多問題,使王中和老李都答不出來。
   這天,小王又來問王中說:『「桌」字的下面加個字,比如說加個「面」字,就成「桌面」,加個「板」字,就成「桌板」,桌面、桌板,跟原來「桌」字的意思不一樣。是不是?」
   王中說:『是的,但是問題在哪裏呢?』
   小王說:『問題就在這裏。「桌」字下面如果再加另外的一些字,比如說加個「子」字,成為「桌子」,加個「兒」字,成爲「桌兒」,那末跟原來的「桌」字意思有什麽兩樣?爲什麽前面加了字,意思就變了,這兒加了字,意思却仍不變呢?』
   二、這太怪了
   小王的問題很有趣,但却很難解答。王中找老李來商量,兩個人左思右想,總是摸不着道理。
   王中說:『我越想越糊塗了。比如說「瓜」字下面加個「子」字,便成「瓜子」,「瓜子」並不等於「瓜」,爲什麽「桌子」的意思仍舊等於「桌」?這真太怪了!」
   三、又在字面上鑽牛角尖啦
   這問題很難,只得再去找文化敎員。
   文化敎員張同志說:『這個問題提得很有意思。咱們學文化能這樣鑽研,進步一定很快。』
   張同志回到本題上說:『我們說話裏的字眼,有的是用兩個意義不多的獨立的字合起的,比如:「便利」的「便」和「利」,「巨大」的「巨」和「大」。去掉一個,另一個仍舊有意義。但是也有一些字眼是一個獨立的字跟一個不能獨立的字合起來的,比如:「老李」「阿姊」「扇子」「帽兒」,如果去掉了「李」「姊」「扇」「帽」,那餘下的「老」「阿」「子」「兒」就不能代表原來的意義了。碰到這等字眼,我們切不可「望文生義」,把「老李」錯解爲「年老的李」,把「扇子」解做「扇的兒子」。』
   王中和老李領會了這層道理後,齊聲說:『從單字上找意思,常要出錯的。我們又忘記了,下回再不要在字面上鑽牛角尖啦。』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淳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