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色的推銷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6970
颗粒名称: 一個出色的推銷員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中國百貨公司杭州市公司批發部青年業務員林水根同志,在推銷工業品的運動中,創造了出色的成績.
关键词: 百貨 工業 推销员

内容

本報記者王劍虹
   中國百貨公司杭州市公司批發部青年業務員林水根同志,在推銷工業品的運動中,創造了出色的成績——一次推銷了自由車七十八輛,由於他創造了這樣好的成績,掃除了其他推銷員的思想障礙,正如中國百貨公司華東區公司在通報全區表揚他的事蹟中所指出的:「林水根同志這一推銷的成績,擊破了那些認為這也沒銷路、那也賣不出的人們的思想障礙,在推銷戰綫上,出現了一個新的有力的啓發。」
   是的,林水根同志這個出色的成績,决不是「坐門等客」、「公文推銷」的舊經營作風所能取得的,而是開動腦筋想辦法、積極主動推銷而得的豐碩的收穫。當七月下旬,該公司領導上傳達了華東區百貨公司經理、工會主席聯席會議的精神,號召大家開展推銷工業品運動後,林水根同志在思想上對推銷工作的認識就起了變化,他想:「做好推銷工作,是促進物資交流的中心關鍵,一面可以滿足人民需要,一面可以加速資金的週轉,發展生產。」他又想到:假如貨品銷不出去,工廠生產就要受到阻礙,工人弟兄就要沒有工做,國家資金就要大批積壓……他明確了自己所做的那份工作的意義後,就下決心要改進推銷方法,提高工作效能,把工業品特別是大批的「冷貨」推銷出去。因此他密切注意和積極發掘推銷的「綫索」。七月二十三日,他獲悉某單位有購買一批自由車的計劃,他想:「公司裏自由車正積壓了許多,一定要抓住機會推銷一批!」於是他就主動去聯系,知道該單位確有購買一批自由車的計劃,但尚未作最後决定,因此就每天去聯系;接連四天,還得不到答覆,他想:「看樣子這個單位要買自由車是肯定的了,只是時間問題,推銷工作本來就是一件細緻的工作,不能灰心!」他又想如果給他們看看樣品,也許能促成這筆交易,於是就對該單位有關人員說:「買不買無所謂,先看看樣品吧!」這個建議得到了某單位的同意。他回到公司一思考,認爲某單位如決定要買自由車,數量一定不會少,如果把庫存較少的自由車的樣品送去,萬一買得多,就供應不上,不但交易不能成功,而且影響也不好,所以一定要弄清「家底」,於是他就去檢查了庫存,把積存數量最多的「聯工牌」自由車的樣品送到某單位去;但試車結果,認爲自由車的鏈條有「軋軋」之聲,表示不合要求,林水根同志立即進行解釋,說明這是裝配技術不好的緣故,保證可以改進,但當時買與不買仍未得到决定。次日,林水根同志再去聯系,某單位終於决定購買七十八輛自由車,但要求代配車鎖及優待噴字,林水根同志心想爲顧客服務是應該的,就答應負責想辦法;一回公司,就把以上情况報吿領導上,領導上鼓勵他爭取完成推銷任務,並同意了某單位的要求。就是這樣,在倉庫裏躺了一年多的七十八輛自由車,經過林水根同志的努力,終於銷出去了。
   林水根同志的成就,大大啓發了其他的推銷人員。林水根同志談到他對推銷工作的體會時說:「一種好的貨品不會沒有銷路,只怕不想辦法推銷。要做好推銷工作,首先要作好宣傳工作,掌握銷售情况,弄清『家底』,並且要主動耐心,服務態度要好。」由於吸收了他的先進經驗,市百貨公司湖墅門市部朱梓根、鄭宏言、錢玉龍、莊瑞芝等同志在五天中銷出了自由車九十輛,創造了該部銷售的新紀錄;不少同志接受了他的啓發,改變了舊的經營作風,在推銷上也做出了許多成績。
   華東區百貨公司的通報表揚在市百貨公司的各個部門中傳閱着,同志們貼出了大紅紙條向林水根同志報喜,林水根同志覺得自己幹得還不够,他决心要再接再厲,創造更大的成績,爭取光榮入團!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劍虹
责任者
林水根
相关人物
鄭宏言
相关人物
錢玉龍
相关人物
莊瑞芝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