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現代化戰鬥中後勤工作的建設志願軍後勤部舉行功臣模範代表大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6963
颗粒名称: 加強現代化戰鬥中後勤工作的建設志願軍後勤部舉行功臣模範代表大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8月1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舉行第一次功臣、模範代表大會,動員進一步開展立功運動。
关键词: 立功 運動 动员会

内容

(新華社朝鮮前綫三十日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政治部在八月十五日到二十三日舉行第一次功臣、模範代表大會,總結和交流了入朝作戰以來後勤工作各方面的經驗、動員進一步開展立功運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現代化戰鬥中後勤工作的建設。參加大會的有後勤部所屬各部門、各部隊的功臣、模範代表一百二十七人和列席代表十七人。應邀參加大會的有志願軍各戰鬥部隊後勤工作中的功臣、模範代表二十一人。
   在將近二年的時間中,志願軍後勤工作人員以高度的勇敢、積極和創造精神戰勝了敵機敵砲的瘋狂襲擊和封鎖,克服了大雪和洪水等自然困難,將鋼鉄般的堅強的運輸綫由鴨綠江邊築到「三八」綫附近,將祖國人民支援的無數武器、彈藥、糧食和其他物資源源不絕地運到前綫,及時而充分地保證了戰爭的供應,並且有效地完成了治療和轉運傷員的任務。當美國侵略者在朝鮮戰場上進行罪惡的細菌戰以後,醫務和防疫工作人員動員一切力量,配合戰鬥部隊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細菌戰,創造了許多防疫衛生工作的經驗,在緊張而複雜的工作和鬥爭中,志願軍的後勤部隊日益壯大,已經達到了適合現代化戰爭的要求。
   志願軍的後勤工作人員在光榮而艱巨的鬥爭中,廣泛地展開了革命英雄主義的立功運動。他們在「爲毛主席增光,爲祖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立功」的口號下,忘我地進行工作和戰鬥。據不完全統計,後勤部門已經湧現出一百一十個集體立功單位,一萬七千九百六十九位人民功臣和工作模範,其中有六千四百十二人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四千七百八十九人是新民主主義靑年團團員。在這些功臣模範中,模範司機吳守義曾先後駕駛兩部汽車安全行駛五萬四千公里;工兵模範指揮員張振智,曾率領一個排在六個半小時中完成了原訂二十四小時的搶修涵洞的任務;高射砲某部模範班長丁誠,曾指揮全班在一天的對空作戰中擊中五架敵機;防空部隊某班班長張明啓每天率領全班警戒着運輸綫,並且曾擊落一架敵機,捕獲敵人的八個特務;某部通訊班副班長李得學不顧生命危險,曾先後抱走四顆定時炸彈和八顆風雷彈,保證了運輸綫的安全,並且曾多次在敵機轟炸掃射下搶救物資、朝鮮人民及負傷人員;一等功臣、倉庫保管組長汪世明一貫積極工作,曾為祖國節約了大批資材;模範護理工作者劉秀珍、姜淑華在敵機轟炸掃射下奮勇搶救傷員,因而聞名全國。
   後勤司令部洪學智司令員向大會作了形勢與任務的報告。後勤政治部李雪三主任作了關於進一步開展立功運動的指示。李雪三號召各部門要更廣泛地開展立功運動,創造更多的集體立功的模範單位和培養出更多的英雄模範。志願軍歸國代表馮村在會上報告了祖國人民開展增產節約運動,全力支持志願軍的情况。
   功臣、模範代表們在會議中熱烈地討論了各項報告,詳盡地交流了各種經驗。有十八位功臣和模範在大會上作了典型報告,他們一致表示:要保持和發揚光榮,不驕不躁,積極帶領羣衆,完成洪學智司令員指示的四項工作任務。大會幷打電報向毛主席致敬,感謝祖國人民的關懷和大力支援,表示决心爲爭取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勝利而奮鬥到底。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