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市工人宿舍建築工程刀茅巷兩百間勝利落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6809
颗粒名称: 杭市工人宿舍建築工程刀茅巷兩百間勝利落成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8月19日,杭州市一千間工人宿舍的建築工程全部勝利落成。
关键词: 工人 宿舍 工程

内容

(本報訊)杭市一千間工人宿舍的建築工程,六月上旬先後在市區刀茅巷、鳳山門、大打枝巷、拱宸橋、湖墅、江干海月橋及萬壽亭街等七處開始動工,到八月十九日止,刀茅巷工區建築工程已提前二十一個半工作日首先全部勝利落成。
   刀茅巷工區新落成的工人宿舍共有二百間。分東園一村、東園二村兩部份。一村有八十間,分列十幢,包括單人宿舍三幢計二十四間,眷屬宿舍七幢計五十六間;二村一百廿間分列十二幢,全部爲眷屬宿舍。該處所落成的宿舍,全部是新型的西式平房,式樣美觀,構造堅固。四週環境幽靜;室內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宿舍長五·五公尺,闊四·五六公尺,眷屬宿舍分成臥室,起居室及走道三間,適合一個工人家庭之用。
   該處宿舍在建築期間,不少工人在每天下工後,都高興地跑到宿舍現場去參觀。當他們看到一部份已落成的宿舍是那麽整齊和舒適,都感動地說:「在舊社會裡做工一點沒保障,還談什麽造房子!現在人民政府給我們造房子,讓沒有房子的工人能够安身。這是我們工人的幸福,是毛主席和共產黨給我們的!」有的工人說:「爲了報答毛主席和共產黨,我們保證在生產上要努力的幹。」
   建造該處工人宿舍的建築工人,由於第一次替工人兄弟建築大批宿舍,都感到光榮興奮。在動工前,大家都紛紛保證要把這批宿舍造得很好。在工作中,工人們與技術人員都發揮了積極性和創造性,想出了許多辦法和學習先進經驗來改進工作,節省工時和材料。如杭州建築公司工程隊木工丁長根創造了五木屋架榫頭及間串的劃線工具。過去他們劃線時是在每一圓木頭的中線兩邊,再按榫頭的尺度先畫四點,然後再接連起來,這樣容易走格、不合乎標準。現在,他把規定榫頭的尺吋和深度,按大小不同以鐵皮做成模型,所以在劃線時,只要把模型放在中綫上就可以畫成榫頭的標準了,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達三倍。另外如中城區木工翁華慶小組工人在做擋窗時,由於學習了流水作業法,打破過去一人從頭做到底的老規矩,因而提高工作效率百分之十八。因爲過去做擋窗是各管各不分工的。刀茅巷工人宿舍速寫何志生做一扇擋窗要經過刨、鑿、鋸、裝等幾個手續,在做時,由於是一個人從頭做到底,非常不方便;如刨好了又要鑿、鑿好了又要鋸等,這樣,使用工具很麻煩,不但影響工作效率,而且對工具的保管也就不負責了,但經過改用流水作業法後,實行了分工,刨的刨,鑿的鑿,所以又快又好,而且工具也可以延長壽命。
   目前,該處建築的室丙電燈和公共自來水設備也將裝置完成;另外還準備趕按下水道、舖設路道與花圃,以保持清潔、美化環境,其他,鳳山門等六處的工人宿舍建築工程,最近也將全部落成。不久,杭市各廠的先進工人即可愉快地搬進新住宅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刀茅巷
相关地名
鳳山門
相关地名
大打枝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