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關於開展一九五三年度冬小麥愛國增產競賽的意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6308
颗粒名称: 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關於開展一九五三年度冬小麥愛國增產競賽的意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8月当代报登载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關於開展一九五三年度冬小麥愛國增產競賽的意見。
关键词: 農業部 冬小麥 增產競賽

内容

一、小麥爲我國主要商品糧食之一,隨着經濟建設和國防工業日益發展,加以人民生活改善,國家對小麥的需要與日俱增。增產小麥是極其重要的。各冬小麥產區的領導機關應及早發動一九五三年度冬小麥愛國增產競賽,充分做好播種前的準備工作,爭取明年夏季豐收。
   二、競賽的發動,應以國營農場、農業生產合作社和互助組爲基礎,吸收個體農民參加,並積極帶動他們組織起來。全國性挑戰發起後,由省組織豐產旗幟應戰,並向全省挑戰,隨即以縣爲單位普遍展開。力求簡化層次,迅速實徹,爭取於秋收前半月發動完畢,給參加單位以充分時間進行準備。
   競賽形式,應該適合於吸收廣大農民參加。首先要組織村與村或區與區之間的競賽,全面發動。然後要在一區、一村內組織農民,自找條件相近的對象,當面商定競賽條件,普遍展開社與社、組與組和戶與戶之間的競賽。在主要冬小麥產區,要爭取半數以上的農戶參加到運動中來。
   國營農場可以大行政區或省爲範圍,根據條件組織幾個競賽集團,規定競賽條件,展開競賽。農場內部職工之間也應組織競賽。
   三、競賽的條件應集中在普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上。首先要比賽冬小麥全部播種面積的平均產量。其次可比賽高額產量或新紀錄。新紀錄應以全國和各地原有冬小麥最高產量分別作爲標準,爭取突破。劃定高額產量和新紀錄的面積,可參照即將公佈的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一九五二年豐產獎勵暫行辦法中的獲獎面積。競賽條件、除新紀錄以外,都應由低到高,分別層次,提出幾種標準,要使生產條件較差的農民有參加競賽的可能。
   增產計劃應該是積極的,而又是可能實現的,內容要簡單具體,易於掌握。產量應與增產辦法相適應。要發動羣衆充分討論,發掘生產潛在力量,找尋增產門路,把豐產模範們的先進經驗貫徹到計劃中去。總結與推廣先進的豐產經驗,是愛國增產競賽中心內容之一,應該積極地有計劃有步□地進行,從各方面改進冬小麥的耕作方法。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即將公佈冬小麥豐產技術的指導性文件,各地可參照執行。對可能遭遇到的旱、澇、風、凍及病虫等災害,應作足够估計和充分的物質準備。
   四、要加強冬小麥愛國增產競賽的領導。首先應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敎育,扭轉麥、棉產區「重棉輕麥」的偏向,保證執行國家冬小麥播種計劃。把生產與政治結合起來,在農村中掀起愛國增產熱潮。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對於一九五三年度冬小麥豐產奬勵的獲奬面積,仍擬按今年辦法執行,各地應頒佈冬小麥豐產獎勵標準,結合豐產典型事蹟,廣爲宣傳,積極引導羣衆爭取增產。
   其次,秋季工作極其繁忙,各地應由首長親自主持,成立秋季評比委員會,加强組織領導,妥善安排秋季各種工作,領導國營農場和農村合作互助組織,在秋收之前進行整頓,製訂秋季工作計劃,合理調配勞畜力,安排農活,提高勞動效率。保證冬麥播種工作適時、種好,打下增產基礎。
   最後,要改變冬小麥耕作粗放的習慣。播種之後要按季節組織追肥、灌溉及防治災害,開展季節性競賽與評比,保證實現增產計劃。明年夏收時要發動羣衆性評比運動,認眞按競賽條件進行總結,並獎勵豐產模範。(新華社北京二十一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