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浙江省及華東區物資交流大會後杭州油紙已由滯銷變為暢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5855
颗粒名称: 通過浙江省及華東區物資交流大會後杭州油紙已由滯銷變為暢銷
其他题名: 為了爭取正常發展,已成立業務改進委員會,統一銷售業務,並計劃改進生產。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通過浙江省及華東區物資交流大會後,杭州油紙已由滯銷變為暢銷
关键词: 物資 滯銷 暢銷

内容

(本報訊)杭市著名的手工業品油紙,今年五月間曾一呈度現嚴重滯銷現象,通過浙江省及華東區物資交流大會後,已由滯銷轉變爲暢銷。現在並成立了「油紙業務改進委員會」,統一油紙銷售業務,計劃改進油紙生產,以爭取正常發展。
   油紙爲杭州著名的手工業特產品之一,全市從事油紙生產的共有六十家,散佈於市區及湖墅一帶。油紙因用油量及紙質的不同,分爲「正四兩」、「正三七」、「副三七」及「三五」等四檔,它的用途非常廣泛,主要是供應工農業生產及建築工程的需要,如包紮各種工業器材、倉庫的防潮防濕及建築工程上的搭棚等,在農業生產上可用以遮蓋各種瓜秧及製作笠帽等。杭州的油紙在解放前由於英、美柏油紙的大量傾銷,銷路大受影響,生產日漸萎縮;解放後,柏油紙斷絕進口,同時國內工農業生產及建築事業蓬勃發展,油紙的銷路擴大了,生產才獲得了恢復。
   但是,過去油紙的銷路大部份操縱在上海中間商手裏,全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產量要通過上海元隆泰、松記、天和等三家銷售。他們把杭州的油紙加印上海商標,同時又不讓杭州作坊知道油紙的眞正去路,用盡各種方法隔絕產銷間的直接聯系,保持極高的地區差價以攫取暴利。特別是在旺銷季節,上海的三大經銷商便互相競購,使油紙一時供不應求,於是造成價格上、規格上的混亂;一至淡銷月份,却相顧而去,使油紙生產陷於困難局面。
   今年「五反」運動期間,上海三大經售商收購數量大減,油紙一時變爲滯銷,大部份作坊成品積壓,資金週轉困難,一直停工了三個月之久。五月間,省物資交流□會舉行時,浙江企業公司收購了十萬張,以後在華東區物資交流大會上又銷出了二十七萬二千張,才使油紙由滯銷變爲暢銷。當時上海的三家經售商見油紙銷路打開,又乘機來杭搶購,在價格上、規格上又發生了混亂現象。
   為了使油紙生產能够正常發展,該業在杭市城鄉交流指導委員會及浙江企業公司的指導幫助下,已組織了「油紙業務改進委員會」,統一計劃推銷業務,提高成品規格,改進生產。現在該會已與浙江企業公司和上海油紙商訂立銷售合同,改變了過去商業支配工業的不合理現象。目前油紙的產銷已成供不應求,每月銷售量達八十萬至一百萬張,而生產量祇有六十萬張,爲了適應市埸需要,「油紙業務改進委員會」已開始計劃利用機器製造油紙來增加生產。(范則人、孝)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范則人
责任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