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本產業別工會會議提出當前工人運動的行動方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4461
颗粒名称: 全日本產業別工會會議提出當前工人運動的行動方案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07月30日当代报刊登一篇日本工會總評議會所屬工會提出當前工人運動的行動方案。
关键词: 工會 日本 工人運動

内容

(本報訊)據新華社北京二十八日電:據塔斯社東京二十八日訊:擁有會員約三百萬人的日本工會總評議會所屬工會第三届代表大會,已於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東京舉行。在大會上,代表電氣、化學、煤礦和其他工會的左翼,與控制了海員、紡織和礦業工人工會的右翼進行了鬥爭。
   大會通過了工會總評議會領導機關所提出的行動綱領草案。該綱領草案指出,必須對圍繞在美國壟斷資本家周圍的統治集團的挑撥戰爭的行動的危險進行鬥爭,反對單獨和約與「安全條約」,反對重新武裝和把日本的軍事基地讓給美國人,爭取民族獨立和獨立的對外貿易——包括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貿易,反對鎭壓性的立法以及資本家對勞動人民權利的進攻,爭取確定最低限度的必需工資。但綱領草案也反映了總評議會領導機關的猶豫態度,並且忽視了日本工人階級的同工同酬等許多重要要求,同時却對日本反動派的政策與口號低頭。
   日本工會總評議會加入分裂分子的「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的問題,引起了激烈的鬥爭,工會總評議會的右翼堅持加入。但這建議被否决了,在二百二十一票中,僅有四十二票贊成。而决定將這問題交給工會總評議會所屬各工會討論。
   在日本工會總評議會舉行代表大會以前,兩個大工會——擁有會員約四十萬人的國營鉄道工會和擁有會員約二十七萬人的全國煤礦工會——各舉行了代表大會。在會上,左翼都獲得了勝利。
   日本勞工運動的左傾,以及「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在日本的影響的衰減,使美國工會的領袖大爲不安。在這兩個大工會舉行全國代表大會的前夕,「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代表、美國產聯執行委員會委員唐森及勞聯代表地佛拉爾被倉卒地派到日本來。他們並沒有隱瞞他們的意圖。「每日新聞」指出,地佛拉爾發表聲明,强調他來日本是爲了組織亞洲的「反共力量」,並强調日本工會必須成爲這些力量的中心。「每日新聞」還說:唐森隨身帶了七十萬美元,作為分裂分子在日本工會運動中的活動費。
   這些分裂分子的到來,引起了日本工會普遍的憤慨。「勞動者」刊載了一篇致工人書,號召他們把這些美國代理人趕出日本。
   「勞動者」還報道,全日本產業別工會會議就日本工會總評議會的事發表聲明,指出有通過總評議會建立勞工統一陣綫的可能性,只要把以星加要和武藤武雄為首的一批賣國賊、所謂愛國勞工運動協議會的頭目和代表所謂「新產別」(按即全國產業別工會聯合會)的一幫人驅逐出去就成。日本產業別工會會議建議下列行動方案:
   (一)為反對低工資、爭取確定最低限度工資和實行同工同酬而鬥爭。
   (二)外交獨立,經濟獨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進行貿易,無限制發展和平工業與企業自由。
   (三)為反對鎭壓性的立法,爭取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罷工、示威、宗教信仰的自由和廢除「防止破壞活動法」而鬥爭。
   (四)保衛和平憲法,反對重整軍備,結束佔領狀態,立即撤退佔領部隊,締結全面和約,廢除單獨和約和「行政協定」,反對美國在日本軍事基地,反對製造和運輸戰爭物資,爭取朝鮮和平,立即撤退在朝鮮的侵略軍。
   (五)爭取工會的團結,加强日本工會總評議會。
   (六)退出「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參加人民的世界工會聯合會,參加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
   (七)打倒吉田內閣,解散國會,建立民族解放統一戰綫的政府。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日本工會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