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泰國政府加緊勒索的無理「法令」在泰華僑展開大規模請願運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3912
颗粒名称: 反對泰國政府加緊勒索的無理「法令」在泰華僑展開大規模請願運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在泰國的華僑正在展開大規模的請願運動,反對泰國政府提高「外僑隨身證例費」達二十倍的無理措施。
关键词: 華僑 請願 運動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三日電)曼谷消息:在泰國的華僑正在展開大規模的請願運動,反對泰國政府提高「外僑隨身證例費」達二十倍的無理措施。
   今年二月四日,泰國最高行政會議通過了一項「法令」,把「外僑隨身證例費」從每人每年泰國幣二十銖增加到四百銖(每銖合人民幣一千零四十元。四百銖約合普通腦力勞動者每人一個多月的薪水收入)。泰國政府這一無理措施的目的,是要對佔泰國外僑百分之九十的華僑進行迫害和勒索。按照這個「法令」,五口之家的華僑一年就要繳納二千銖之鉅;這實際上將使在泰國的絕大多數華僑無法生活。
   泰國廣大華僑因爲無法負担如此苛重的「例費」,廣泛展開了請願說理,要求減輕「例費」。在許多城市和鄉村,華僑集結成百人到幾千人的隊伍,到泰國的官廳、警署和高級官員的住宅前請願。到六月二十日爲止,曼谷和泰國其他地方的華僑,已有二十多萬人寫信給泰國當局要求減輕「例費」。華僑羣眾也要求泰國各府的國會議員向泰國當局轉達減低「例費」的要求。泰國廣大人民都同情華僑的處境,並密切注意這一事件的發展。許多議員們也都公開表示同情。
   泰國政府不顧廣大華僑的合理要求,在六月二十日重申「外僑隨身證例費」爲四百銖,僅老弱孤寡殘廢者可申請通融。
   泰國近年來,百業停頓,通貨膨脹,生活費用日高。在泰華僑普通一工薪勞動者,目前每月的收入約僅三、四百銖,而三口之家的每月家庭開支,至少在五百銖以上,即無隨身證例費,已難維持生活。至於一般僑商,因錫、米及進口貨價格慘跌,亦陷入半倒閉狀態。此項「法令」的實行,將更陷華僑大眾於絕境。我在泰僑胞因無法生活而被迫自殺的已日有所聞。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