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店員在「五反」勝利後普遍修訂愛國公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1859
颗粒名称: 金華店員在「五反」勝利後普遍修訂愛國公約
并列题名: 主動團結資方搞好生產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金華市店員工人,在「五反」運動勝利結束以後,普遍檢查修訂了愛國公約,更進一步鞏固了「五反」鬥爭的勝利成果。
关键词: 金華市 修訂 愛國公約

内容

(本報金華訊)金華市店員工人,在「五反」運動勝利結束以後,普遍檢查修訂了愛國公約,更進一步鞏固了「五反」鬥爭的勝利成果。
   通過檢查修訂愛國公約,店員職工的階級覺悟和生產積極性更加提高,許多綢布商店的營業額普遍增加一倍。如祝裕隆布店,每天營業額已由原來的二百萬增加到六、七百萬元。店員工人們還積極向資方提出合理化建議,改善經營。五豐綢布店有十多疋破布,很久賣不出去,店員職工就提出將破布精打細算裁成各種衣料,結果全部賣出,加速了資金的週轉。春源布店老闆過去進貨不經過研究,因此有許多貨銷不出去。「五反」後由於職工們經常討論研究,改善了經營,最近二個月的進貨就超過了前四個月的進貨,營業額由每月二千一百多萬元增加到三千萬元。義成紙店職工也悉心鑽研,將廢紙舊料做成美麗的筆記本,銷路很好,並消除了該店老闆認爲「沒法營業,只好關門」的顧慮,使得營業情况逐漸好轉,比過去增加百分之四十。
   此外,店員工人們還建立了新的勞動態度,新源山貨店青年工人鄭小亨說:「過去店裏有生意不好好做,因此顧客都走了,現在修訂了愛國公約,就變了個樣。」在店員職工大公無私搞好生產的精神感召下,資本家也解除了顧慮,提高了經營信心,改變了消極觀望的態度。百貨業張瑞發老闆自動將在上海的逃資三千多萬元(値十七台織襪機)拿回來投入生產,以擴大經營。衆康、健民兩藥房的老闆也將二千多萬逃賢歸賬;汽車業資方也從各方面設法增加了資金三億七千萬元,營業額比以前增加了一倍。
   為了更進一步團結資方,搞好生產,金華市店員工會所屬各基層單位,還訂出了一些檢查制度及生產計劃,以保證愛國公約的徹底實現。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金華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