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口的工地的早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787
颗粒名称: 太平口的工地的早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6月18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荆江分洪工程工地生活的文章。
关键词: 荆江大堤 工地 分洪工程

内容

六月三日的早晨,在荆江南岸太平口工地上,八萬員工正在建設着我國最大的一座水閘——荆江分洪工程太平口進洪閘。待整個荆江分洪工程修成後,長江內將有五十五億立方公尺的洪水從該閘流入蓄洪區。
   這是荆江分洪工程緊張施工的第四十六天的一個早晨,當和煦的陽光抹上工地的時候,太平口進洪閘上,剛塗上紅油的巨大閘門,已展開了兩翼向外擴展着,它標誌着該閘八萬多方混凝土工程已基本完成,工程重點已轉到安裝閘門。這座一千零五十四公尺長的巨型水閘,它面對着長江、虎渡河口屹立着。從險峻三峽冲出的洪水,將在這裏就範。荆江兩岸千百萬人民的幸福生活,將從此得到保障。
   早上,太平口工地顯得分外的美麗。看吧!長江上成千隻帆船、汽船、登陸艇都緊張地爲工程趕運器材。工人駕駛着從列寧格勒運來的巨型起重機將閘門支臂,輕輕安在閘墩上。軍工、民工挖土的鐵鍬洋鍬在朝陽裏揮動得閃光……。
   爲了祖國的建設,這裏的人們熱愛着每一件工作,獻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大家都以國家主人翁的姿態展開了熱火朝天的勞動競賽。五金工人王學富、王有才弟兄兩個爭着參加了這個工程,他們創造了合理分工的工作方法,將鉚閘門釘的工作效率,由每人每日三百個提高到七百至一千二百個。過去曾在革命戰爭中流過血立過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成萬地參加了工程,他們爲祖國和平建設的意志像消滅敵人一樣的堅強,已有四千多人在短期內學會了操縱洋灰拌合機的技術,成了工程中的主力。他們說:「我們要在戰場上當英雄,建設中當模範。」
   昨天,人們已將上、下游海漫工程作好,六月三日的淸晨人們正將塊石抛入防冲漕,這是蘇聯水利專家布可夫同志,根據進洪閘具體情况,特有的重要設計,因比命名爲「布可夫漕」。這裏的人們無限地感謝着偉大的朋友蘇聯對中國人民和這個工程的熱情援助。在這個美麗的早晨,歌頌斯大林的歌聲四處飛揚。
   六月三日的工程日報表上載着:整個荆江分洪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七十四。這就標誌着:三十萬人和洪水的鬥爭已取得决定性的勝利,大汛前即可全部完成工程。五月二十四日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長傅作義來工地給三十萬人授旗和慰問,旗上是毛主席親筆題辭:「爲廣大人民的利益,爭取荆江分洪工程的勝利」。現在,太平口進洪閘工地上的八萬民工,爲了自己永遠的幸福,又將愛國主義勞動競賽推向更高潮。
   人們衷心地感謝着偉大的領袖給予他們的幸福,毛澤東頌的歌聲隨着太陽徐徐上昇,越唱越響亮。人們在毛澤東的旗幟下,正向新的勝利前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