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的開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632
颗粒名称: 戰鬥的開城
分类号: E297.51
摘要: 1952年6月15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朝鲜开城战争状况的通讯文章。
关键词: 朝鲜 抗美援朝 开城

内容

我在一個夜間到達中立區陣綫。到開城的人首先就會注意板門店上空那道高聳空中的探照燈光,可是這象徵和平的希望嗎?不,美國飛機正在上空不斷盤旋。你再看前沿陣地上閃亮的照明彈,你再聽前沿陣地上激烈的砲聲。這一切就都驚醒着我們,中立區的開城不是寧靜的開城,而是戰鬥的開城。
   不管戰爭怎樣殘酷,春天還是帶來了新的景象。我住在一片蘋菓林邊,我看見心情愉悅的司機在他飛駛的吉普車上也插上了一束紅芍藥。但是初夏的發綠却絕不能掩蓋廢墟。一個黄昏,我到了老農民黃長順小屋裏。他的兒子黃周玉最近來了個喜信,他在游擊隊裏兩度獲得光榮的國旗勳章。這位朝鮮老人親切地想望着兒子。老夫婦常常幻想周玉也許到了平壤,那麽我們一天走一百里去看看他吧!可是老人却跟我談起仇恨,說瘋狂轟炸的夜晚,城市在一陣火光中毀滅了,他兄弟一家人也在一陣火光中毀滅了。他深沉地說:「我不願回想………。」
   開城是高麗王朝的古都,現在繁華的市中心區變成一片荒涼的曠場,美國强盜把珍貴的古代高麗陶瓷劫掠一空,把開城又扔在血泊裏。你要問這曠場下埋葬了多少人?按勞動黨開城市黨部委員會的李基赫同志告訴我,在不斷轟炸下這下面埋葬了五千多人。當然這並不足以說明美國法西斯的全部罪行。他們第二次侵佔開城時又進行了瘋狂恐怖的屠殺。在一個地窖裏就堆積着六十多具屍體。。崔仁鎭就是那時被謀殺的一個愛國靑年。我坐在他家屋廊下。他的父親說:「從前都說兒子給父親報仇,現在父親也可以給兒子報仇。」爲了兒子的緣故,這個倔強的老人受盡毒刑拷問。在那關頭,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來了,悲慘的日子終於過去。可是老母親現在講起來還不免激動:「我忍不住心裏的仇恨,我只有一個希望,就是我們一定要勝利。」開城人的血跡告訴我們什麽是勝利,這些深沉的言語告訴我們什麽是勝利。她的第二個兒子現在正在太白山游擊隊裏進行戰鬥。
   我知道無數人想從開城得到一個回答,從停戰談判開始起,人們就想知□能不能和平。但我們要談和平就要看淸爲和平的莊嚴的鬥爭。「爲朝鮮和平而犧牲的姚慶祥烈士」的墓碑,就說明這莊嚴鬥爭的一面。這墓碑永遠面向着板門店。我在前沿陣地的松谷里訪問了姚慶祥連隊。他的戰友指着那三棵小樹的山脚下說:那就是美國謀殺者伏擊的地點。我沒見過姚慶祥,但我從人們中間還活生生地感覺着他這個高高個子的人。他勇敢,但是性情柔和,不愛說話。這個礦工出身的人是那樣純良,當他猝然遭受槍彈襲擊,倒在地下時,他最後說的一句話是:「這是世界問題,寧可犧牲自己……。」這時他手中有槍,槍膛裏有子彈,可是他沒有射擊。他至死忠誠地遵守了談判協議。讓這和平戰士的血來揭露那些美國謀殺者的卑鄙吧。但朝鮮老母親如同抱着自己親兒子一樣地抱緊他,痛哭懇求:「不要把姚慶祥送回中國,把他留給我們朝鮮吧!他爲了我們朝鮮人、把他永遠留在我們朝鮮吧。」姚慶祥是死了也還活在人間的那種人。前綫的戰士們都牢牢記住,他從前無論在颳風的黑夜,在落雨的黎明,總是走到哨崗上來巡視。那時他叮囑戰士說:「我們要耐心啊,為了和平任務……。」今天人們用他的名字宣誓:「把工作做好」,「把警戒任務完成」。千百萬戰士組成堅強的前綫,保衛開城,保衛和平。想一想這樣眞正的人,這樣鬥爭的忠心是多麽莊嚴的現實。誰在破壞和平,誰在保衛和平,讓莊嚴的現實發言吧。
   板門店的停戰談判已經從一個夏天到了另一個夏天,帳篷褪了色,可是開城人民對爭取和平的决心更加強了。「開城新聞」編輯部門口,每天沒到出版時間就擠滿了人。他們問談判進展。人民的眼睛雪亮,已經識透了這些美國強盜,他們的「人道原則」就是在中立區一件又一件製造的血案。現在參加談判鬥爭的不僅是一個代表團,開城人民組成整個支援鬥爭的前哨。五月十四日美機在開城上空低空盤旋,投擲了近三十多顆照明彈,耀眼的白光照明整個城市。可是威脅與欺騙都早已破產。這是滿月里一個市民的話:「這些美國人今天幹出這樣的事,在明天的會議上怎樣回答呢?大槪他們又會不要臉地說是扔錯了。從前不是有一次轟炸,他們以後又說不知道有這樣一回事嗎?」
   美國強盜每天發砲,把成噸的鋼鐵傾倒在我們陣地上。但是如果眞的進攻,他們是永遠也得不到任何微小利益的。最近美國軍隊在板門店旁邊發動的一次攻擊就是一個實例。我恰好在那一天訪問我們的前綫。從一處瞭望哨淸清楚楚看見板門店正在舉行會議的帳篷,看見砂川河那邊的美軍前沿,看見聳立着高架電綫的□們伸得最遠的前哨陣地。就在這時,美軍正猛烈地向那兒攻擊。陽光下閃着一團團藍色的砲火烟球,坦克在那小山崗後掃起一片黃色烟塵。聽!機槍正雨點般緊響,我們的英雄們已經在迎擊敵人。當晚我從我們微笑的指揮員那裏得到勝利消息,我們的英雄拿炸彈歡迎了敵人,美國侵略軍的屍體就倒在我們陣地前面了。反坦克砲手也顯出了威風,一陣打毀了六輛坦克。這時我笑了,因爲我記起前幾天在板門店訪問的時候,每天會議一開始,美方的砲彈就震動着談判的桌子。當時我心裏很生氣,現在這不就是我們開城前綫保衛和平的戰士對敵人的回答嗎?
   前綫連部拿砲彈殼養活着鮮花,我看見同樣的鮮花開放在城裏工廠的辦公桌上。從前綫到後方,戰爭中細小的生活情節常常有一種密切聯系。我到開城工廠和農村訪問了第一批在廢墟上恢復生產建設的勞動模範。我在紡織廠訪問女工金貞林。在這裏,燒毀的牆基上架起新的木棚,鼓舞勞動熱情的標語出現在有彈痕的牆壁上,車間裏送出第一批新的棉毛綫。這個工廠供應着開城的紡織戶,我不打算白天訪問發電站,因爲我想看看夜間發電站怎樣供給每個家庭以溫暖和幸福。電工方應良穿着白毛綫衣和我們會面。發電站是美國侵略者撤退時有計劃破壞的。方應良在寒冷的冬天的許多日子裏,衣着單薄,不停地工作。他和金貞林一樣不願講自己的功績。他只微微一笑說:「那時連吸一枝烟的時間也沒有。」他的妻子還住在沙里院地窖裏。可是千百盞電燈却在開城居民屋頂下發亮。那天我在崔仁鎭家屋廊下看見小孩子在燈下讀習,母親在燈下折叠洗淨的衣裳。
   我訪問工廠之後訪問了農村。端午節剛過、又落了一陣及時雨。農村裏正是農忙的季節。布穀烏一聲聲叫着,在那一望無際的水田裏到處都是穿白衣裳的人在插秧。在這個暖烘烘的晌午,增產模範金澤慶也下田去了。村黨部委員長朴聲鎭,這個負傷退伍軍人代他接見我們。他笑嘻嘻告訴我:「金澤慶可熱心呢!他今年頭一個採用新的生產方法。他準備增產三倍糧食。」當我們漫談下去以後,朴□鎭坐在他屋廊下慢慢捲着紙烟,告訴我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他說從前有一部分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住在這個村莊裏,可是有一天他們接受命令開拔上前綫去了。他們去後,村莊裏突然像失去親人。小孩子們都感到寂寞。不久以前的一個早晨,一羣老母親就順着道路上前綫去了。她們冒着砲火的危險在陣地上找到了親人。於是在塹壕裏展開了相互的慰問,朝鮮母親們都流了淚。戰士們留她們在陣地上愉快地過了一天。我喜歡這個故事,我很久很久地思索這個眞實的故事。因爲我在開城看到了殘酷的戰爭罪跡,聽到了深沉的申訴。但我得說,我愈來愈清楚地看到人民深厚的愛。這種深厚的愛在戰鬥中生長着。戰爭的火焰燒毁了古老的城市,但新的城市又在火焰中誕生。這幾天月色淸明。深夜我站立在我屋前的平台上望着整個開城。這時在我耳邊就升起那天在工廠裏聽到的十分愉快的歌聲,他們一陣又一陣地唱「金日成」,唱「阿里郎」,唱「東方紅」。我知道這勞動者愉快的歌聲和前綫戰士莊嚴的誓言是多麽親近。同時,戰士們堅强鎭定的意志又和這個農村裏的故事怎樣緊密地相聯。今天朝鮮土地還在燃燒,今天朝鮮人民還在流血,可是關於和平的問題我們不難得到答案。我們保衛和平的力量愈戰愈强,這力量就將爭取朝鮮和平的勝利。(新華社開城十四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朝鲜开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