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業部頒佈一九五一年度農業豐產模範第二批獲獎名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411
颗粒名称: 中央農業部頒佈一九五一年度農業豐產模範第二批獲獎名單
分类号: F329
摘要: 1952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頃頒佈一九五一年度農業豐產模範的第二批獲獎名單。
关键词: 农业部 农业丰产模范 名单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一日電)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頃頒佈一九五一年度農業豐產模範的第二批獲獎名單。這批獲獎者共有二百二十二名,其中包括有全面豐產模範、某一種作物的豐產模範以及畜牧、水產等豐產模範。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對各種豐產模範分別給以錦旗、獎狀、獎章和獎金等獎勵。
   第二批獲獎名單中的全面豐產模範,有七個國營農場、八個村和十五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和互助組。七個國營農場是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直屬的機耕學校雙橋實習農場和國營五里店農場、河南省國營黃泛區農場、河北省石家莊國營農場、湖南省長沙專署國營農場和澧縣農場、察哈爾省懷仁農場。這些農場的產量都超出當地農民產量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中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直屬雙橋機耕實習農場的九百三十六畝五分棉田(旱地),每畝平均比當地產量高出百分之七十九。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特獎給以上七個農場愛國豐產錦旗各一面。八個豐產村是湖南省南縣□州鄉和澧陵縣夏坊村、河北省寗河縣中八東村、天津縣新立村和石家莊市城南角村、山西省洪洞縣南尹壁村、黑龍江省綏化縣民吉村和察哈爾省崇禮縣河坪村。這八個村的全面產量都超過解放前百分之三十四以上,其中南尹壁村,全村二十一戶,由於都組織起來,一百一十八畝四分棉田(旱地),每畝產籽棉二百九十七斤,比戰前增產百分之二百一十。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各獎給它們愛國豐產模範錦旗一面。十五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和互助組是松江省樺川縣的樺川集體農莊、山東省廣饒縣的李田英合作社和崑崳縣宋宗國合作社、曹緒保互助組、歷山縣宋漢生互助組、黑龍江省杜爾伯特旗的王義互助組和綏化縣高振互助組、海倫縣孟慶餘互助組、克東縣房兆忠互助組河南省魯山縣的蘇殿選互助組、察哈爾省赤城縣的楊順奎互助組、山西省武鄉縣的王□雲合作社、浙江省登縣的許桂榮互助組、甘肅省蘭州市郊的李含福互助組以及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的王恩互助組,這些合作社和互助組的產量都高出當地農民產量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其中李田英合作社,一千六百八十一畝耕地,每畝產量較組織起來以前(一九四五年)增產了百分之一百八十二·八。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對以上十五個社、組、各獎給愛國豐產獎狀一份,獎給各社、組長愛國豐產獎章一枚;此外,並獎給數額不同的獎金。
   水稻豐產模範共八十六名,其中有十七個互助組和六十九個農民。十七個互助組是河北省天津縣沈秉璋、沈秉珠、王桂林、李同倫、姜德玉等五個互助組、蘇南區的溧陽縣呂兆庚、武進縣張來生、江陰縣王長生等三個互助組、湖北省的浠水縣申正漢蘄春縣高蔭如等兩個互助組、湖南省的醴陵縣陳可友、漢壽縣任貴芳兩個互助組、浙江省嵊縣魏仁華互助組、江西省萍鄉縣彭兆賢互助組、川西區大邑縣冷月英(女)互助組、廣東省揭陽縣汪漢國互助組、遼東省莊河縣于洪仁互助組。這十七個互助組(其中廣東省的—個是雙季稻)每畝稻田的產量都在六百斤以上,其中沈秉璋互助組的一百〇七畝稻田,每畝產稻一千一百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各獎給它們愛國豐產獎狀一份,獎金三百萬元或二百萬元;並獎給各組長愛國豐產獎章一枚。(下轉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個人獲獎的是浙江省的嵊縣賈生田、史千榮、俞苗根、梁正榮和諸曁縣黃紀良、黃庭桂、紹興縣王成龍、胡寳昌、駱和尙、衢縣方德源、鄞縣張根祥、臨安縣藍陳香(女)、溫州縣鍾振鑑、黄岩縣葉厚棟、嘉興縣沈三山、蘇南區的崑山縣吳愛堂、陳和尙、沈福增和金山縣趙祥龍、沈培林、奉賢縣屠金林、丹徒縣汪昌餘、無錫縣鄒福根、靑浦縣李秀章嘉定縣褚雪林、吳江縣沈文相、溧陽縣蔣子發、福建省的閩侯縣林求姆、林志新、陳國財、周守銘和南安縣黃奕瞻、蘇北區的高郵縣吳善明和靖江縣蔡阿大、院南的貴池縣羅家鑄和屯溪市胡秀章,皖北的無為縣趙世福、尤仁惠和滁縣龐廣出上海市諸華鄕楊富根、江西省的萍鄉縣彭兆賢,易瑞生和寧都縣周傳全,瑞金縣楊世標、贛縣劉位發大庾縣劉桂淸樂平縣吳修林、宜春縣陳文邦湖南省攸縣李立生王開伍王紹啓、吳全平、湖北省浠水縣申正漢廣東省的潮陽縣劉賽烈和興寧縣何祗(女)、廣州市郊梁順財、川西區的新都縣董榮福和灌縣楊玉龍,川南區的合江縣王榮淸、王炳琳、川東區萬縣向長順、雲南省賓川縣譚朝樑西康省曾□縣李富明、陝西省西鄉縣周盛貴、遼西省開原縣李基英、柳東奎山黎樹縣徐廷祿(三人都是朝鮮族)、遼東省莊河縣宮德盛、吉林省延吉縣崔龍雲(朝鮮族)。這六十九人(其中有六人種雙季稻)的豐產稻田,每畝產稻都在八百五十斤以上,其中林求姆的豐產稻田(間作),每畝產稻達一千七百九十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分別獎給以上六十九人愛國豐產新紀錄獎狀(成愛園豐產獎狀)□獎章;產量在一千三百斤以上的林求姆林志新、陳□財、周傳全、周守銘、賈生田六人,並各得獎金一百萬元。
   小麥豐產模範共二十四名。其中三個互助組是種植旱地冬麥的山西省臨晉縣王鴻寳互助組和種植春麥的黑龍江省訥河縣馬優福互助組—寧夏省銀川市郊馬王玉互助組。他們的麥田每畝產量,最低的是二百五十斤,高的是三百三十一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各獎給愛國豐產獎狀一份,獎金二百萬元;並獎給各組長愛產豐產獎章一枚。個人豐產模範,種植冬麥的是山西省的河津縣王回成介休縣的徐廷珠、猗氏縣衛占魁、黎城縣黃關存、虞鄕縣蘇德全、襄垣縣張安慶平原省的博愛縣董大江、武陟縣李恩同、河北省的正定縣侯洛坤、山東名的牟平縣趙英明、桓台縣宋豐富、皖北的太年縣胡培靑、蕭縣張培亞、河南省的嵩縣張孝仁、川北區的蓬安縣鄭申之等十五人;種植春麥的是黑龍江省的綏化縣柳生、龍江縣陶鉄鎖、內蒙古自治區的昭烏達盟巴林左旗尹廣友、緩遠省米倉縣張成功、熱河省烏丹縣姚文富、松江省哈爾濱市郊胡春龍等六人。冬麥旱地每畝最低產量是四百四十五斤,最高的是六百四十斤;水地每畝□抵是五百斤以上,最高是七百一十斤。春麥每畝產量最低的是三百六十一斤,最高的六百三十六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以上六人,分別獎給愛國豐產新紀錄獎狀,愛國豐產獎狀和獎章;其中產量較高的七人並各得獎金一百萬元。
   棉花豐產模範共二十四名。其中四個互助組是種植水澆棉田的山西省虞鄕縣王舉士互助組(每畝平均產棉四百六十多斤)和種植旱地棉田的山西省稷山縣黃順元互助組(三百十三斤)絳縣王重信互助組(三百〇一斤)以及遼西省錦州縣趙恩互助組(三十多畝每畝平均二百二十七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各獎給愛國豐產獎狀一份,獎金二百萬元;並獎給各組長愛國豐產獎章一枚。個人豐產模範是山西省的安邑縣王留彥、樊育亮、黃有堂和絳縣姚文章臨晉縣張進賢浮山縣李成榮洪洞縣王世杰平原省的博愛縣陳春沂、溫縣王文濤、新鄉縣李法山、河北省的邯鄲縣閻金明、石家莊市郊陳洛粉、安次縣張文哲、北京市郊高順起遼西省北鎭縣張俊和、江西省九江縣文金珠陝西省郃陽縣李百安、蘇南區常熟縣張正芳、蘇北區如東縣陳宗漢、山東省廣饒縣禹來東等廿人(其中有九個人是種植水澆棉,十一人種植旱地棉)。他們的豐產棉田水澆棉田每畝最低是四百」十三斤籽棉,高的是八百四十三斤籽棉;旱地每畝是四百斤到五百一十五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對以上二十人,分別獎給愛國豐產新紀錄獎狀、愛國豐產獎狀和獎章;其中,王留彥和陳春沂並各得獎金一百萬元。
   穀子豐產模範共十四名。他們是河北省的大名縣裴星辰、安平縣李三、趙縣秦根、平原省單縣王秀谷內蒙古自治區呼納盟阿榮旗楊鶴山、山東省的滋陽縣劉春華桓台縣邢玉仁、銅山縣趙丙仁、籌光縣王彬淸樂陵縣郝朝祿、黑龍江省的郭爾羅斯德旗方純志、郭後旗王崇喜、吉林省和龍縣李鍾鎬、熱河省的承德市郊王玉海。這十四人的豐產穀地產量,水澆穀地每畝產穀子最低是七百七十斤,高的達一千〇七十斤;旱地穀每畝最低是五百五十斤,高的是九百五十四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對以上十四人,分別獎給愛國豐產新紀錄獎狀、愛國豐產獎狀和獎章,其中裴星辰和方純志並各得獎金一百萬元。
   玉米豐產模範共十二名。其中一個是山西省黎城縣的董桃氣農業生產合作社,它的八畝玉米每畝產九百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獎給愛國豐產新紀錄獎狀一份,獎金三百萬元□□董桃氣愛,豐產獎章一枚。其餘十一個玉米豐產模範山西省的黎城縣安銀鎖、聞喜縣王官章昔陽縣趙德寬、河北省武安縣劉禹富、察哈爾省赤誠縣周榮彥、山東省的莒縣李義新萊蕪縣郝綏芝蘇北區淮陰朱寳奎、新疆省烏蘇縣依木那音克里木(維吾爾族)、熱河省隆化縣黃守誠、遼東省西安縣劉登文。他們的玉米豐產地,每畝產玉米都在七百六十斤以上,其中劉禹富每畝豐產玉米地,產玉米達一千五百二十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分別獎給愛國豐產新紀錄獎狀、愛國豐產獎狀和獎章;劉禹富、安銀鎖、李義新、王官章等並各得獎金一百萬元。
   薯類豐產模範有七人。他們是山東省的文登縣王本水,即東縣單仁化、福建省的永春縣李篤春、南安縣蘇用炎、浙江省定海縣胡成友、河北省定縣張同和、黑龍江省泰安縣周洪才。他們的豐產薯地,每畝產馬鈴薯都在五千斤以上或甘薯七千斤以上,其中李篤春的豐產薯地,每畝產甘薯一萬一千六百八十九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對他們七人,分別獎給愛國豐產新紀錄獎狀、愛國豐產獎狀和獎章;李篤春和王本水並各得獎金一百萬元。
   第二批獲獎名單中,還有九名畜牧豐產模範,四個水產豐產模範互助組,和十二個經濟作物的豐產模範。畜牧豐產模範是熱河省翁牛特旗的白音孟和、佈和實力他(都是蒙族)、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特米爾東蘇尼特旗的散都佈、察哈爾盟明太聯合旗的道布敦(三人都是蒙族)、錫林郭勒盟的毛特米特爾(藏族)、新疆省的伊犂縣柯夏甫(塔哈爾族)、寧夏省的鹽池縣顧永禮、甘肅省的酒泉縣朶爾瑪(蒙族)等九人。他們在使牲畜繁殖上、保育上都做出很大成績,白音孟和創造了連續五年繁殖率百分之一百的紀錄;散都佈的牲畜繁殖率爲百分之九十五,保育率則爲百分之一百。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對以上九人,分別獎給愛國豐產新紀錄獎狀,愛國豐產獎章以及獎金。水產模範互助組是山東省文登縣尹忠賢互助組、遼東省蓋平縣李同順互助組、黑龍江省潘國振互助組、遼西省綏中縣史萬仲互助組。他們的產魚量,都超過當地個體漁民平均產量百分之二十六以上。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分別獎給愛國豐產獎狀一份、獎金二百萬元;並獎給各組長愛國豐產獎章一枚。經濟作物的豐產模範是江西省鄱陽縣劉永興,他的一畝洋蔴產一千多斤,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獎給獎狀、獎章各一和獎金一百萬元;浙江省杭州市郊戚阿牛和江西省鄱陽縣的姜德明、姜金鰲,他們的黄蔴每畝都收七、八百斤。以上三人都獲得了獎狀和獎章。另外,河南省鄧縣丁志章的菸葉每畝收五百多斤,蘇北區邳睢縣佟大樂的花生每畝收一千斤,蘇北區射陽縣秋立紹的大麥每畝收八百多斤,青海省湟源縣謝發齡的靑稞每畝收六百多斤,北京市郊區申多和李善元的白菜,每畝收一萬六干多到一萬九干多斤,他們都獲得了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獎給的獎狀和獎章。蘇南區溧陽縣婦女黃慶芳和吳江縣沈阿巧,去年養蠶豐收,也得到了獎狀和獎章。(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