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私營企業中搞生產為了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366
颗粒名称: 工人在私營企業中搞生產為了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6月12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私营企业劳动问题的文章。
关键词: 工人 私营企业 劳动性质

内容

有些私營企業的職工,對「工人在私營企業中生產爲了誰?」的問題,有這樣幾種看法:有的說:「我們為了要吃飯,所以要生產。生產就是爲了吃飯。」有的說:「私營企業是給老闆賺錢的,生產就是爲了老闆的利潤。」有的說:「私營企業是勞賢兩利,工人有飯吃,老闆有利潤,因此一半爲了自己,一半爲了老闆。」這三種看法都是片面的、錯誤的。
   先分析一下「生產為了吃飯」的思想吧:
   生產不僅是爲了吃飯,而且包含着:幸福、快樂。但在解放前的中國,生產者本身應得的幸福、快樂,被少數剝削階級用無限制的剝削手段剝奪去了。這樣,生產者的幸福,被苦難和壓迫所代替,甚至吃不飽飯。爲什麽這樣不合理呢?因為那時的政權是剝削階級的政權。解放後,工人階級掌握了政權,這樣,生產果實就不是由少數人享受了,因而工人生活有了很大的轉變。生產力也得到了解放,生產積極性大大的提高了。生產者要合理的得到生產果實,必須要有自己的政治勝利作保障。但如果有了自己的政治勝利而生產不搞好,要生活過得好,也是不可能的。如在美國,生產力雖很發達,但政權掌握在資產階級手裏,工人生活仍然很苦。在蘇聯,勞動生產者有自己的政權,生產力已經提得很高,並實行了工業國有化,農業集體化,因此蘇聯人民的生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中國現在的政權旣已是以工人階級爲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那末祗要我們搞好生產,把農業的中國,提高到工業的中國,我們的生活就更幸福,我們的國家更强大,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中國的工業化,有共產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並有蘇聯和各民主國家的幇助,加上我們有高度階級覺悟的工人階級,生產力必定能很快的提高,三年來生產建設上的巨大成就就是證明。
   總之,生產不是光爲了吃飯,而是爲了全體人民未來的幸福;生產雖能創造幸福,但生產者必須要有自己的政治勝利來作保證。
   再談談「私營企業生產是給老闆賺錢」及「一半爲了老闆,一半爲了自己」的兩種看法吧:
   我們工人在私營企業中的勞動剩餘價值,是這樣分配的:廠店積累、工人福利、國家稅收、及給老闆的合法利潤等四個部份,幷不是全部都給老闆。現在國家政權旣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因此這樣地分配爲四部份,都符合工人階級的利益,也符合全體人民的利益。例如工廠資金積累,是用以擴大再生產的,這就有助於加速我國的工業化,也就有助於我們工人階級的事業。又如工人福利,當然不用解說是工人階級直接享受的利益。又如國家稅收,現在國家旣是人民的國家,國家的利益也就是工人階級和全國人民的利益。再說我們給老闆的合法利潤,雖然是從我們工人身上剝削去的,但也是爲了工人階級和全國人民的長遠利益而我們才忍受其一定的剝削的。因爲給老闆的合法利潤,並不等於爲老闆賺錢,而是鼓勵他更好地經營生產,他更好地經營生產,就是對國計民生有利,對工人階級的事業有利。在老闆本身來講,有沒有利呢?也有利。因爲他不參加勞動,而能獲得利潤,過着優裕生活,確是大利而特利了。但是老闆的利益,不能和我們工人的利益相比,更不能並論的。要曉得資產階級的利益,是在工人階級的最大利益和長遠利益前提下才獲得的。所以「勞資兩利」要在工人階級領導下來講,「公私兼顧」也要在國營經濟領導下來講,就是這個意思。因此,把「勞資兩利」的政策,誤解爲「老闆利一半,工人利一半」,是錯誤的。
   我們說,在私營企業裏生產,不是「爲了老闆」,甚至也不是「一半為了老闆」,前面兩種看法都不正確。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沈虎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