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縣樟潭區小麥豐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9924
颗粒名称: 衢縣樟潭區小麥豐收
并列题名: 供銷合作社已開始收購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52年,衢縣樟潭供銷合作社由於5月收購菜籽後,就地加工打油,及時供應農民肥料工作做得較好,得到羣衆的熱烈擁護,大大的提高了社員對合作社的信任,使社員同合作社的關係更加密切起來。
关键词: 小麦 合作社 社员

内容

(衢縣訊)衢縣樟潭供銷合作社由於上月收購菜籽後,就地加工打油,及時供應農民肥料工作做得較好,得到羣衆的熱烈擁護,大大的提高了社員對合作社的信任,使社員同合作社的關係更加密切起來。該社爲了更進一步的爲農民整個生產服務,根據社員羣眾要求,與縣合作總社訂立了合同,即日起開始收購小麥。
   今年樟潭區的小麥,除少數鄉村因春雨過多,收成略有損失外,絕大部分鄉村小麥普遍豐收。每畝產量,最高有一百六十斤,平均產量也在一百一十斤以上。該區小麥種植面積,有六千畝以上,估計產量在六十六萬斤以上,在四月下旬至五月初,小麥已全部收割,農民急於出賣小麥,俾買回各種生活、生產資料(主要是肥料和大米)。在五月上旬新麥登市以後,正碰上端午節,該鎭上的私商,就趁機殺價,每百斤小麥只能賣到五萬到五萬五千元,而且收購的人還很少,因此農民紛紛要求合作社收購。樟潭供銷合作社爲了保障農民利益,接受了羣衆這一要求,馬上就與縣合作總社訂立了收購小麥的合同,積極展開了收購和供應工作。合作社收購的價格是根據國營糧食公司的牌價的,每百斤小麥收購價爲六萬六千五百元。
   合作社的收購業務開展後,另售業務也增加了。該社—在沒有收購小麥前,每天營業額僅二百五十萬元,自收購業務開始後,就增加到三百至三百五十萬元了。
   目前樟潭區供銷合作社爲了完成國家委託的任務,大力扶助今年的愛國增產運動,爭取一九五二年農業普遍豐收,準備開始代購毛猪,供應肥料,並準備和當地的互助組簽訂供銷結合合同。(凌濟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凌濟忠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衢縣樟潭區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