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德國影片「每日的糧食」更使我們認識了勞動的可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9002
颗粒名称: 看了德國影片「每日的糧食」更使我們認識了勞動的可貴
分类号: G210
摘要: 作者看了德國影片「每日的糧食」后,認識了勞動的可貴。
关键词: 思想 勞動 影片

内容

編輯同志:
   看了「每日的粮食」這部影片後,我有許多的感觸和體會。首先,我感覺到我的錯誤思想實在太多了,眞和影片中的海利一樣,天天想向上爬,過舒服生活,輕視勞動,因而看不起勞動人民;而且常常埋怨我家裏爲什麽不發財,爲什麽沒有錢,否則就可隨心所欲地過舒服生活了。影片中海利自殺的事實和艾爾斯以忘我的勞動帶頭恢復工廠這種精神深深地敎育了我。使我認識了自己的可恥,假使我這些錯誤思想不予根除,那末海利的下場,將可能就是我的下場。我是一個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靑年,我一定要學習艾爾斯忘我勞動、爲祖國服務的精神,積極參加思想改造運動,把一切非無產階級思想清除出去,使自己成爲一個對祖國建設有用的人。
   浙江醫學院蘇偉編輯同志:
   看過了民主德國故事片「每日的粮食」,我受到了很大的敎育。
   影片使我們更深刻的認識到勞動是萬能的。守舊的魏伯斯在工廠裏工作過十年,以為自己是有經驗的,他「懂得」修復工廠必須要有大量的資金,而沒有資金要想修復工廠簡直是「胡鬧」。而他的進步的大兒子艾爾斯則相信雙手和腦能創造一切,能帶來資金,能修復工廠。終於在艾爾斯和工人們的熱情的勞動下克服了困難,修復了工廠製造出拖拉機來了。這使我們建設祖國充滿了信心和勇氣,祇要我們肯用手和腦,祗要我們能熱情勞動,我們還怕中國的高度工業化不可能實現嗎?
   影片强有力的說明了思想改造的必要性。艾爾斯爲了長遠的大衆利益而放棄了自己暫時的利益,為了修復工廠而忘我地勞動着,結果他勝利了。而他的兄弟海利則好吃懶做,投機取巧,想賺錢做財主,但結果,他的投機失敗了,終於走向毀滅。我們應該走艾爾斯的光明的道路,而不應該走海利的沒有出息的道路;我們必須把類似海利的腐化、墮落的壞思想從腦子中清除出去,學習艾爾斯的堅持眞理和熱愛勞動的精神。
   安定中學李民耀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蘇偉
责任者
李民耀
责任者
艾爾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