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與虛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8727
颗粒名称: 自私與虛偽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5月20日当代报登载舊社會是反動的統治階級培養自私自利和虚僞的社會。
关键词: 舊社會 自私自利 虚僞

内容

舊社會是反動的統治階級培養自私自利和虚僞的社會。反動統治階級,爲了一己私利,對勞動人民竭盡壓榨剝削的能事,害得廣大勞動人民,飢寒交迫,流離死亡。反動統治者,爲了維護其反動統治,對廣大勞動人民,除了血腥的鎭壓以外,還採用着欺騙蒙蔽辦法,使一部分人不能認識眞理,了解眞理。甚至有些人把「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當成哲學,主張「人情世故皆文章」,兩人見面只是「今天天氣哈哈哈。」
   反動統治階級,製造了這樣的自私和虛僞的社會制度,這樣的社會風氣和生活習慣。生活在這種社會制度下的人,除了自己最受剝削壓迫而從不剝削壓迫別人的無產階級最能忠誠坦白、大公無私之外,一般的人,都多少沾染了這種自私和虛僞的習氣。爲了自己的私利,就不能不損人利己,爲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就不能不虛僞待人,爲了個人的升官發財,就不能不吹、拍、哄騙,假意奉承恭維。因此形成爭權奪利,互相傾軋,勾心鬥角。甚至親兄弟爲了爭財產,互相鬥毆,父子爲了個人利益,互相蒙蔽。把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的關係,引向了變態、反常的現象。
   解放之後,社會制度和社會風氣起了一個根本的變化。我們無產階級革命者,一向主張革命人民之間應該是赤誠坦白、相親相愛、互相幫助的。因爲,我們革命的政黨、革命的階級和每一個革命者,是以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爲利益的,我們是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的,因此在革命組織內部,大家都爲了共同的美好的將來而奮鬥,爲了大多數人的利益,我們可以犧牲個人的一切利益,包括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所以說,無產階級革命隊伍內部,是不允許自私和虛偽的。無產階級革命者,是能够最坦白、最誠懇的,是「無事不可對人言」的,因為他們沒有任何私心,除開革命利益、人民利益之外,他們沒有個人得失與憂慮之事。所以他們最優秀、最能進步,最能相親相愛,他們被稱爲「特殊材料造成的人。」
   當然,應該承認:由於我們每一個革命者,都是從舊社會來的,必然帶來一些舊社會的思想意識和習氣。特別是參加革命時間較短的人,這種舊思想、舊習氣也會較重。因此,在我們革命隊伍裏,某些人還存在着個人主義的自私自利思想,因爲他不能「大公無私」,他便不能「忠誠坦白」,不能對革命事業、對革命組織和革命同志有無限忠心,不能赤誠相見,而保有着舊社會的虛偽的習氣和作風。
   應該說:這種自私和虛僞,是違犯乎革命要求的,是違犯革命利益的。而虛偽往往是因個人主義的自私產生的,因為有個人打算,就不能不欺騙,不能不虛僞。
   有一個靑年朋友來信問:如何克服虛僞的毛病?我認爲應該從克服個人主義的自私自利思想着手,而不能把它只當做一個「習慣」或「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去對待。(原載長江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马鐵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