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源新糧行稻穀加工廠職工在工會領導下團結資方改善經營搞好生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8332
颗粒名称: 聚源新糧行稻穀加工廠職工在工會領導下團結資方改善經營搞好生產
并列题名: 大家並努力學習文化,熱烈展開消滅文盲運動。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聚源新糧行稻穀加工廠職工在工會領導下,團結資方改善經營搞好生產。
关键词: 工會 經營 生產

内容

(本報訊)偉大的「五反」運動,給聚源新粮行稻穀加工廠帶來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全廠職工在運動之後覺悟都提高了,團結也加强了;老闆呂錫麟在運動中消除「五毒」、得到政府寬大處理後,職工就團結他改善經營,搞好生產。職工在第一次勞資協商會議上,提出了一個搞好生產的初步業務計劃;接着又成立技術研究小組,改進生產。如體力工人碾米,過去每天二十小時只能碾三萬二千斤,現在發揮了當家作主的積極性,最高已能碾四萬五千斤,質量也提高了。職工們又動腦筋節省材料,如過去每副橡皮滾筒只做一千六百石米,現在已提高到二千石了。工人們還想出辦法節省人力,如縫袋工作以前由陳正來、李水揚兩個人做,陳正來覺得一個人工作雖辛苦一些也來得及,就建議把李水揚調到缺人的礱穀房工作,省下了一個人工。工會不但敎育工人搞好生產,對工人的勞保福利也很關心。如督促資方添購了必要的醫藥設備,大體修理了一下工人宿舍,過去飲用臭井水,現在新裝了自來水。工會看到有些工人工資低,如廚司蔣港口每月只拿二十七個單位,就和資方協商作合理的調整,掌握着旣要糾正工資不合理現象、又要照顧生產爲工人階級長遠利益打算的原則,協商决定二十七個人中只有七人作了調整,頂多的增加了十三個單位。
   工人的覺悟提高後,自覺的提出要求學政治、學文化。有些工人說:「不識字嘛是瞎子,怎樣管事?」工會爲了滿足大夥文化上的要求,就展開了一個消滅文盲運動,每天在工餘抽出一個半小時來替工人上課、讀報,半個小時指導工人練字,計劃在三個月內把全廠十一個一顆大字都不識的工人敎會到能讀懂開會通知單。工人在這個運動中誰都上了勁,陳正來已經六十四歲了,特地買了副老花眼鏡讀書;許阿仁每天晚上要學到十二點鐘,空下來就練字。不到雨星期,十一個人都已能寫上好幾個筆劃繁複的字。大家工作和學習的情緒十分高漲,把個老店弄得在工作時像個戰場,在學習時像個學校。
   「五反」運動後,資方的態度也有了轉變。呂錫麟等老闆在得到寬大處理後,對經營還有些消極,但經過職工們的團結爭取,又看到職工處處都是爲生產着想,而且計算起來只要去除「五毒」,做生意還是有錢可賺,才恢復了信心。他們把帳外資金一千四百萬元歸了店,投入生產。勞資雙方的權利義務,經明確規定後,資方即具體分了工,財務、業務、採購都有專人負責。礱穀房原來很狹小,生產受影響,職工過去提過好多次意見,老闆總不想化錢去整修,這趟就僱工翻修擴大了。許多客戶在「五反」期間失去聯系的,便分頭發信去聯系,不到一個月,客貨已到了五批;自己採購運銷的糧食也已做了兩批,賺了數百萬元。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呂錫麟
相关人物
陳正來
相关人物
李水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