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機器業聯營第一製造廠職工督促資方重返部份偷工減料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8038
颗粒名称: 杭機器業聯營第一製造廠職工督促資方重返部份偷工減料工程
并列题名: 並發揮了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了資方經營信心。
分类号: F427
摘要: 杭機器業聯營第一製造廠職工,督促資方重返部份偷工減料工程。
关键词: 聯營製造廠職工 督促資方 重返工程

内容

(本報訊)私營杭州市機器業聯營第一製造廠職工,通過「五反」運動,覺悟大爲提高,在該廠承製華東工業部一百匹馬力柴油動力機的生產任務中,督促資方重返了部份偸工減料的工程,表現了當家作主的負責態度。
   該廠於去年六月得到華東工業部的扶持,訂約承製一百匹馬力的柴油動力機四部。在製造過程中,該廠資方爲了牟取暴利,就不顧國家在工業建設上怎樣需要着質量好、效力强的動力設備,竟進行了偸工減料。如已經在淬火時碎裂的時輪,有沙眼的回氣冷風桃子及氣缸蓋頭、飛輪等都馬馬虎虎用進去;三只汽缸的引擎,只裝了一只油幫,壓力不過一千四五百磅左右,這種偸工減料的花樣,在「五反」以前,職工同志還以爲老闆聰敏,腦筋動得好。「五反」期間,工人的認識提高了,一想機器造得不好,國家工業建設就要受到損害,即紛紛進行了檢舉,並立刻督促資方把偸工減料的工程全部翻工改做,在翻工重做過程中,工友們爲了保證如期完成生產任務,更進行了突擊,到目前爲止,工友們已將應該翻工的工程完成一半。汽缸蓋是新做的,部份已有裂痕的桃子也換了新的,一只油幫壓力不够,已經加裝了兩只,使每只壓力增加到了二千二百磅;另外,原來所做的汽缸活塞,頂頭太薄只有六分厚,開動後容易發熱膨脹,使活塞不能轉動,而致機器無法運轉,也已在工業部同志技術指導下經過兩個多月的研究重新改製成功。這種經過翻工的引擎,質量、效力大為提高,據最近試車所得成績如下:㈠最大馬力爲一百十二匹半,超過額定量十二匹半;㈡耗油量每馬力每小時爲〇·三六五磅,較規定減少〇·〇七五磅;㈢空車與重車轉速相差百分之三,較規定減低了百分之二。新加入青年團的車工單羣說:「祖國要建設工業,需要的是好的動力引擎,我們只有把每部引擎都造得很好,不讓資本家再偸工減料,才算盡了我們自己的光榮責任!」
   該廠工友不但督促資方重翻偸工減料工程,在整個製造過程中,也發揮了積極性和創造性,克服了技術和工具上的困難。如該廠龍門鉋床很缺乏,會員厰中只有大成鉄工廠一家有,但高度與寬度都不够,無法工作,大成廠的工友就設法把鉋床開高塡寬,裝配工場的工友更設法利用臨時擴床,才解决了工具上的困難,把重約一噸的引擎底盤搪好;又如重約一噸半的大飛輪,該廠也沒有工具車製,技術人員和工人就一起設法利用兩只舊的小飛輪改成一部平形車床,再裝配上一副全鋼的牙齒箱,才把大飛輪車好。
   該廠這批承製的大型動力引擎訂貨,將於本月底全部交淸,由於全廠職工發揮了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資方經營信心也得到鼓勵,現正進一步組織合營,改善工人勞動條件。華東工業部爲了扶助該廠發展生產,即將繼續委託該廠製造九十匹馬力柴油引擎一批。(周競雄、毛燊、陸克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