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戰談判我方代表團新聞處公佈關於戰俘問題的我方原則和方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8026
颗粒名称: 停戰談判我方代表團新聞處公佈關於戰俘問題的我方原則和方案
分类号: E297.5
摘要: 停戰談判朝鮮人民軍及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新聞處公佈關於戰俘問題的我方原則和方案。
关键词: 朝中代表團新聞處 公佈 戰俘問題原則和方案

内容

(新華社開城九日電)朝鮮人民軍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停戰談判代表團新聞處奉命公佈關於戰俘問題的我方原則和方案三件及對方對我方原則的表示二件如下:
   (一)三月二十一日第四項議程參謀會上我方所提遣俘原則條文。
   (二)三月二十七日第四項議程參謀會上我方所提遣俘調整原則的諒解原文。
   (三)三月二十五日對方對我方三月二十一日遣俘原則的表示。
   (四)四月一日對方對我方三月二十一日遣俘原則的表示。
   (五)五月二日我方在雙方代表團大會行政性會議上提出的關於三個問題的解决方案原文。
   (一)三月二十一日第四項議程參謀會上我方所提遣俘原則條文:「在停戰協定簽字並生效後,朝鮮人民軍及中國人民志願軍方面釋放並遣返其所收容的一萬一千五百五十九名全部戰俘,聯合國軍方面釋放並遣返其所收容的十三萬二千四百七十四名全部戰俘。上述戰俘名單由雙方參謀人員予以最後校正。」
   (二)三月二十七日第四項議程參謀會上我方所提遣俘調整原則的諒解原文:「爲了迅速解决第四項議程,早日實現朝鮮停戰,我方現在願作再一次的努力,提出在我方三月二十一日提案總的原則規定下的關於具體規定遣返的調整原則的諒解如下:
   ㈠所有朝鮮人民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所收容的非朝鮮籍的聯合國軍戰俘和所有原居住於你方地區的朝鮮籍戰俘應予全部遣返,所有聯合國軍所收容的非朝鮮籍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和所有原居住於我方地區的朝鮮籍戰俘應予全部遣返。
   ㈡所有朝鮮人民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所收容的原居住於我方地區的朝鮮籍戰俘及所有聯合國軍所收容的原居住於你方地區的朝鮮籍戰俘,除願返回其原住地區者可不予遣返外,應予遣返。」
   (三)三月二十五日對方對我方三月二十一日遣俘原則的表示:「三月二十一日的提案,經過適當調整,很可能構成這種解决方案的適宜的基礎。」
   (四)四月一日對方對我方三月二十一日遣俘原則中「聯合國軍方面釋放並遣返其所收容的十三萬二千四百七十四名全部戰俘」一句的表示:「我們認爲十三萬二千是沒有把一切有關的因素都考慮在內,因此,似乎是一個太高了的數字。我們指出過,可能十一萬六千能更近似地表示出交換數量的大小。」
   (五)五月二日我方在雙方代表團大會行政性會議上提出的關於三個問題的解决方案原文:「爲了早日寳現朝鮮的停戰,滿足世界千萬愛好和平人民的初步願望,我方願在你方接受我方對戰俘問題的合理圻衷的解决方案,並放棄你方限制朝鮮境內機場設備的干涉我方內政的要求的條件下,在中立國提名問題上考慮接受你方提出的,以四個中立國家組成中立國監察委員會的方案。我必須明白無誤地指出,我方提出的方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我方在中立國提名問題上的讓步,是以你方放棄限制機場的無理要求,並在戰俘問題上同童我方的折衷方案爲其不可缺的前提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