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郊區農民展開百畝千斤稻運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6916
颗粒名称: 温州市郊區農民展開百畝千斤稻運動
并列题名: 陳阿德等五十四個農民,試驗「雙季稻單插」先進耕作法。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52年4月23日,展開百畝千斤稻運動。
关键词: 農民 晚稻 耕作

内容

(溫州訊)溫州市郊區的農民兄弟,在土地改革以後,愛國生產勁頭很大,單位面積產量提高很快。如葉家珍、施洪娒等,去年每畝產量都超過一千斤以上;洪殿村一個地方,就有三個「千斤戶」。特別自去年冬天反對「李四喜」思想後,扭轉了幹部和羣衆的鬆懈麻痹情緒,覺悟程度更進一步提高。大家爲了響應毛主席「增加生產,厲行節約,以支持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偉大號召,普遍鼓起「爭取模範」的熱情,如西山鄕羣衆紛紛提出「千斤田」的要求。市郊區領導上為了滿足羣衆的要求,便在四月十一日起召開了互助組代表會議,有各鄉互助組長、鄕村幹部和農民積極分子等參加,商量開展「百畝千斤稻」的大事。(就是要求有一百畝豐產田,每畝都割一千斤以上。)參加會議的代表們,聽了劉忠孝區長的報告後,都明確了今後農村發展的方向。如有的農民反映:「沒有開會以前,我們農民好比站在五馬街口,還不知走那一條路好;現在我才明白前頭是社會主義的大路,將來也像蘇聯農民兄弟一樣,用機器生產。但要做到這樣,只有組織起來,開展愛國增產競賽。」西山鄉老農民黃舜高,今年六十多歲了,他還是精神飽滿地說:「毛主席共產黨排的陣不會錯,只有把增產競賽搞好,社會主義才會來得快;別看我佬佬年紀大,我可有把握種好千斤稻!」
   十四日晚上,會上大家紛紛提出挑應戰,保證完成郊區「百畝千斤稻」的任務。有陳阿德等五十四個農民和四個互助組都訂出詳細計劃,一邊向省豐產模範和溫州區四個互助組應戰,一邊向郊區以及全溫州區農民挑戰。
   又訊:溫州市郊區陳阿德等五十四個農民爲了保證完成「百畝千斤稻」,他們徹底克服了保守思想,試驗先進耕作方法。這種方法名叫「雙季稻單插」,就是把本來早稻插後便插晚稻的耕作方法,改成早稻收割後再插晚稻。並採用陳永康小株密植的先進經驗;這樣一來,估計今年很可能超計劃完成任務。
   原來,「雙季稻單插」耕作方法他們早已試過。如巽山鄉荷花村施洪娒在一九四四年有一畝三分田,單插早稻收穀八百斤,西山鄉將軍橋村李德明在一九五〇年有二分田單插早稻收穀一百四十斤,水心村孫阿松在一九五一年有一畝五分田單插早稻收穀一千一百斤,雙橋鄉林福娒在去年有一畝田早稻割後插晚稻,單晚稻就收穀五百十斤。這是因爲早稻晚稻分開單插,插秧株數增加將近一倍。所以收成也大大增加了。本來早晚稻只收五六百斤,現在可以收一千斤以上。他們既然早已知道這種先進耕作方法爲什麽不繼續運用呢?因為市郊區螟害特別嚴重;再加反動政府不顧人民死活,不領導農民除螟;因此晚稻每年遭受螟害歉收,特別是早稻割後插晚稻,秧苗太嫩螟害更加嚴重,所以農民明知這種耕作方法好也不敢運用。解放以後,人民政府大力領導農民除螟,使螟害大大減輕,為採用先進耕作方法打下有利的基礎。
   但採用新法必須提早插早稻的時間(預計提早五日),並須大量施用基肥,縮短早稻成熟時期,以免妨礙晚稻分棵。插晚稻應在陰天或雨天;如晴天應在傍晚,以免秧苗被烈日晒壞,並須大力除虫,他們的計劃要求稻田裏不留一條害虫,這是很重要的;否則,晚稻因太嫩遭受虫害,非常危險。現在大家正計劃全面開展除虫運動,掌握蟲情,每畝田插烟莖二十至三十斤,這是很必要的。最後還要大力積肥施肥,新法插秧株數差不多比舊法多一倍,肥料自然要增加。如仍施以前一樣數量的肥料,因地力有限,養分被早稻吸收後,晚稻生長一定不好。所以他們計劃用骨灰蘸秧根,多施河泥、廐肥和米糠,希望大家大力開展羣衆性積肥運動,如挖河坭,撈水草,掃垃圾做堆肥,勤加草墊,掃猪、狗等糞增加廐肥等等,做到看晚稻生長情况,及時施肥。合作社應給以必要協助,以便這一試驗順利完成,打下進一步愛國增產的有力基礎。
   他們早晚稻單插已有一千多斤的實例,再加採用陳永康的小株密植法,增加株數,收一千五百斤是可能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施洪娒
相关人物
李四喜
相关人物
劉忠孝
相关人物
陳阿德
相关人物
李德明
相关人物
孫阿松
相关人物
林福娒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溫州市
相关地名
中國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