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天章絲廠通過「五反」運動職工覺悟提高創造生產新紀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5865
颗粒名称: 私營天章絲廠通過「五反」運動職工覺悟提高創造生產新紀錄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4月9日,原來在生產上比較落後的杭市私營天章絲廠,通過偉大的「五反」運動,職工階級覺悟提高,生產量已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紀錄。
关键词: 生產 產量 資本家

内容

(本報訊)原來在生產上比較落後的杭市私營天章絲廠,通過偉大的「五反」運動,職工階級覺悟提高,生產量已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紀錄。
   天章絲廠在不法資本家沈九如沒有被扣押交代期間,用盡各種方法來分化工人團結,如會計主任方翼南、整理部主任王念襄等雖然是工會會員,却處處爲資本家打算。老年工人和靑年工人之間也不團結。如整車工場老年工人姚芝寳,有時自己生產搞不好,就怪索緒工人,甚至打駡他們。過去資本家壓迫和剝削工人,工人認識也比較模糊,有些工人不重視生產,認為搞好生產是替資本家賺錢,立繅雙人車間工人黃連英、朱定雅,廚工吳敖齊等更錯誤的認爲自己是靠老闆吃飯。由於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不曾確立,國家主人翁的思想不够明確,因此生產情緒不高,產量也很低。「五反」運動以前立繅單人車平均每日每人產生絲三十二兩,(一般絲廠在三十四兩以上),雙人車四十五兩,坐繅車二十五兩。
   「五反」運動開始以後,人民政府支持工人同志,揭發了不法資本家沈九如的罪惡。代理人吳淑貞破壞工人團結的陰謀詭計也被揭露了。沈九如被扣押,吳淑貞也在工人們强大的壓力下老實起來。在實際鬥爭中,職工們深深的體會到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大公無私和工人階級的偉大以及自己在生產戰綫上的責任。歸隊後的高級職員方翼南說:「只有依靠共產黨、依靠工人階級才有出路。」並且向工人作了檢討。他說:「我過去錯了,以後一定要與不法資本家鬥爭到底一努力生產,立功贖過。」選繭工場五十多歲的老年工人蔣陸士說:「三十多年來我吃够了資本家的苦頭,生病不敢請假,怕扣工資,怕失業。今天我出了氣,見了天日,以後我一定要選好繭,爭取做個積極分子。」工人在提高覺悟並鞏固內部團結後,生產熱情即異常昂揚,他們一面積極參加「五反」鬥爭,一面努力搞好生產,如立繅單人車第四組組員高梅娣,在「五反」前對生產不關心,但在運動中表現很積極,同時生產上也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三月二十日以後,紡織工會派了孔春林同志來該廠領導搞生產,當時廠內情况是:由於集中力量搞好「五反」運動,幹部和各單位的積極分子有調動,對生產有影響,作息時間很亂,還有遲到早退現象,特別是還有少數工人沒有眞正樹立主人翁的態度。孔春林同志向職工進行愛國主義敎育和前沿敎育,啓發職工們的愛國熱情,使職工們進一步明確加緊生產是爲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為爭取社會主義社會前沿創造條件。立繅單人車間工人裘秀英、王志華說:「我們工人要過幸福的生活,只有把自己的生產搞好,使國家走向社會主義。」莫哲華說:「美帝國主義絕滅人性,用細菌來屠殺志願軍和東北同胞,我們要努力生產來粉碎美國侵略者的陰謀。」隨後,結合各部門具體情况適當支配勞動力,調整作息時間,同時訂立了生產計劃,建立由下而上的逐級彙報制度,便於總結經驗,隨時改進。在小組會上,工人們紛紛保證要服從領導,遵守作息時間,絕對不遲到早退,開工前做好準備工作,愛護原料,逐漸改進操作法,以減低繅折,提高產量。於是,該厰生產又轉入了新的階段,在勝利的基礎上,向前邁進了。如繅絲部向來遲到現象很普遍,工作的時候說笑話,出繭桶,浪費時間,尤其是下午五點鐘後,將要開始定繭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開車,故意停着車子,慢吞吞的索着頭。現在這種現象已基本上消除了,這樣每天每人至少要多做二桶到四桶繭子,多生產一兩到三兩絲。立繅單人車工人高梅娣,過去常發脾氣,工作粗枝大葉,生產不好就亂丟繭桶,不愛護原料,把沒有繅盡的繭子撈出來,好絲和粗絲一起繞出去,訂愛國公約時每天三十一兩也不容易完成。現在她不但細心工作,還能主動和人家研究討論,繅折由過去每半個月超出七、八十斤減低到超出十幾斤,產量也提高到四十多兩。在工作中工人間充分的發揮了互助精神,王志華是技術較好的立繅單人車間工人,過去常擺架子,工作忽冷忽熱,不大幫助人家,現在她自己產量提高了,並且也能敎人家如何吊眼、索緒。工人們說:「王志華眞要得。」繅絲工場許多老年工人和索緒工人之間的關係也搞好了,有一次姚芝寳的索緒工生病了,其他索緒工人馬上就去幫助姚芝寳接頭,使她能安心生產。煮繭工場,由於能掌握繭子的性質和溫度,出繭率由每天八千多桶增加到九千多桶。箴子不够供應,揚返工場的工人們就寧願犧牲休息的時間,提出「息人不息車」的口號克服了困難。這樣,該廠的產量逐日提高。最近統計,「五反」運動前後,同樣是同安莊口的繭子(該廠規定品位是B、C級標準),現在質量方面不但能符合中蠶公司的要求,而且提高到B、C各半;產量則提高百分之二以上。立繅單人車由平均每日每人產生絲三十五兩增加到四十一兩,雙人車由四十六兩增加到五十六兩,坐繅由二十八兩增加到三十一兩(以上末數均略)。立繅單人車最高的如裘秀英、王志華、莫哲華等曾達五十八兩,創繅絲的新記錄。
   這幾天來,各絲廠工人紛紛派代表去該廠參觀,交流經驗。該廠職工也不自滿,表示今後要更努力搞生產。該廠老年工人和技術好的工人正在有組織地研究生產問題。職工們都充滿着决心和信心,要把生產提得更高,從勝利走向勝利。(李富生、李立輝)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富生
责任者
李立輝
责任者
方翼南
相关人物
王念襄
相关人物
姚芝寳
相关人物
黃連英
相关人物
朱定雅
相关人物
吳淑貞
相关人物
孔春林
相关人物
裘秀英
相关人物
王志華
相关人物
李富生
相关人物
李立輝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