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商不顧五千五百萬人民的死活大耍花槍盗騙國家巨額資財使治淮工程遭受到很大損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2691
颗粒名称: 奸商不顧五千五百萬人民的死活大耍花槍盗騙國家巨額資財使治淮工程遭受到很大損失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二年喪盡天良的奸商在治淮工程中大量盜騙國家資財,使關係淮河流域五千五百萬人民生命財產的偉大建設遭受很大損害。
关键词: 治淮工程 器材 詐騙

内容

(新華社上海二十一日電)喪盡天良的奸商在治淮工程中大量盜騙國家資財,使關係淮河流域五千五百萬人民生命財產的偉大建設遭受很大損害。奸商們在承包工程中偸工減料;出售治淮各種器材時以壞報好,以舊報新,以少報多。他們甚至派出「坐探」打入治淮組織的內部,有計劃地組織貪汚集團,明目張胆地盜竊資財。濟南利生商行經理孫英才是這些不法資本家中的一個。去年治淮委員會向利生商行購進大批流速儀、經緯儀、馬錶、水平儀、水準儀、望遠鏡等水文和測量儀器。孫英才為了進行詐騙,首先把採購儀器的助理工程師趙祖翼、驗收儀器的副工程師陳金林等拖下水,然後用大部分粗製濫造甚至不能用的舊貨冒充新貨賣給治淮委員會,結果獲得非法利潤三億八千萬元。由於這些儀器是破爛的舊貨,致使淮河一百五十多個水文站、雨量站八個月來關於淮河及其支流的水文記錄失去了應有的準確性。水文站和雨量站上數百名工人和技術人員不避風雨八個月的辛勤勞動大部分白費了。但最令人痛心的還不是人力、財力上的重大損失,而是因爲水文記錄不準確,使今後治淮工程的設計失去精確的依據,嚴重地影響了治淮工程的進行。孫英才除了謀取非法利潤外,還經常盜竊治淮機關內部的器材。他去年曾為此從濟南趕到蚌埠,勾引治淮委員會工程部的趙祖翼、陳金林、高聲奇、朱曉白等工程人員結成一個貪汚集團,由陳金林等把治淮委員會內部的繪圖儀、繪圖尺、皮尺、照相機等器材偸出來,再以利生商行的名義賣給治淮委員會,夥同分贓。孫英才後來索性把趙祖翼、陳金林等拉攏入股,準備在埠蚌開設利生商行的分行,買空賣空,專做治淮委員會的生意,以便更大規模地偸竊人民的資財。
   上海奸商李漢民(原是掮客)在去年一年僅僅通過一個採購器材人員,就盜竊了國家資財六億元以上。他把三十七萬元一隻的千斤頂(汽車上用的)稍加油漆,另換假商標,標價一百三十五萬元;他把價值二億元的舊發電機油刷一新,冒充新貨,標價二億八千萬元;他經手向慈豐車料行定購的一千輛架子車,交貨時竟有七百輛是偸工減料的次貨。這些器材運到工地上有的根本不能用,有的一用就壞,嚴重地影響了工程的進行。李漢民經手買的三輪車一共有三千三百輛,現已有一半毁壞不能使用。兩部舊貨冒充新貨的發電機運到板橋水庫工地上,時常停電,影響五萬多民工不能上夜班。推土機上用的十八隻缸套,大部分是壞貨,因而使五部推土機停在工地上不能轉動,每天躭誤一萬五千公方的壓士工程。抽水機由於水管的接頭處缺少琺瑯盤,運到白沙水庫工地上無法開動,工地上的積水不能排除,以致十二萬民工四、五天不能順利進行工作,浪費了很多人力。
   河南治淮指揮部向上海泰昌機器造船工廠定購的四副閘門,現已查出不合規格:閘門的重量不够,閘門上的絞車少做了兩個手搖輪,最重要的軸凹包着一層壞銅(應該用好銅),螺絲帽也是破舊的。價値九億元的四副閘門,就這樣變成廢貨,不能使用。這四副閘門幸而尙未安裝,假如安裝上去,很可能因為閘門漏水而造成水災。
   南京益大、競成、泰成等九家木行把劣質的木材冒充好貨賣給治淮委員會,也嚴重影響了治淮工程。去年春天,治淮委員會爲了在夏汛之前趕修一處水閘,曾派幹部趙鍾秀等到南京採購木材。益大木行的負責人戴雲嘯等即惡毒地把趙鍾秀拖下水,夥同盜竊人民的資財。在成交的六千根樁木中,本來講定「廣木」,交貨時奸商們却攙雜了大批江西質料最差的武寧木;在一萬英尺的洋松中也攙雜了很多發黑、開裂、坍邊的舊板。奸商們認爲治淮急需木料,哄抬木價,把木價提高了一倍左右,僅益大、競成兩家木行就因而獲得非法利潤兩億元以上。
   不法的資本家爲了謀取更大的非法利潤,他們派出代理人打到治淮機構的內部作爲「坐探」,經常偸竊工程情報。蘇北水利局的工程師謝樹模就是揚州王殿記、偉達等十多家營造廠的代理人。謝樹模過去曾在國民黨反動政府江蘇省建設廳任職,一貫和這些奸商有密切的聯系。一九五〇年十一月治淮工程開始,王殿記等營造廠就送衣服給謝樹模,要他參加治淮工作,於是謝樹模便設法混進了當時淮河上游運河工程局當了副工程師,作爲奸商們的內綫。當時運河工程有二十個涵洞要修建,經設計後招標。謝樹模先後把這些涵洞的設計和底價全部告訴了奸商,並把向上級呈報的十二個涵洞的預算也抄給了奸商,因而投標的奸商全部中了標。議價時,謝樹模又故意提高價錢,使奸商獲得暴利。謝樹模因此得到奸商賄賂一億元以上。奸商們在施工中毫無顧忌地偸工減料,十二個涵洞有百分之八十的材料是次料,鋼筋是舊的,開閘的銑槓也不合規格,有不少涵洞剛剛完工,洞身和翼牆就都裂了縫。現在,這些工程都必須重加修理。
   不法的資本家就是這樣只圖私利,喪盡天良地破壞了治淮工程。淮河流域的人民過去長期處在災難之中,一九五〇年淮河汜濫,沿淮就有一千四百萬人受災,因此毛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國財政經濟相當困難的情况下撥出了巨額的糧款,决心治好淮河。全國各地的人民熱烈支援着這個工程,淮河流域的人民更是空前歡欣地投入這個偉大的建設。治淮三百萬民工在淮河兩岸克服一切困難,已經艱苦地戰鬥了一年。農民們曾在零下十五度的酷寒中下水挖土,工人們曾在灼熱的陽光下修建水閘。他們滿懷信心,響應毛主席的號召,要把多災的淮河流域建造成幸福的樂園。但是不法的資本家却在後面放暗箭,要把淮河流域的人民重新拉回深重的災難中。
   反對奸商的鬥爭在各地展開後,許多偸竊人民資財、破壞治淮工程的蟊賊不僅不向人民低頭認罪,反而有組織地企圖頑抗到底。濟南利生商行經理孫英才在運動開始時趕到蚌埠,召集被他拖下水的幹部開會,威脅利誘,組織了「攻守同盟」。孫英才要貪汚犯高聲奇負責上下疏通,說情解釋;趙祖翼負責通訊聯絡,打聽情報;陳金林負責保管活動經費。孫英才說:「我們堅决不要坦白,我是個商人,破了案,大不了用錢,你們是幹部,破了案可要坐牢。」孫英才還佈置了最後一着:到實在支持不住的時候,全部逃跑。可是人民已佈下了天羅地網,孫英才、趙祖翼、陳金林等蟊賊一個人也沒有來得及逃跑,就全部落網了。現在,治淮委員會已組織了九個工作隊分赴上海、濟南、天津等地調查偵察,一定要把這些盜竊人民資財、嚴重破壞治淮工程的蟊賊一一逮捕歸案。這些蟊賊將受到人民嚴厲的懲辦!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趙祖翼
相关人物
陳金林
相关人物
高聲奇
相关人物
朱曉白
相关人物
陳金林
相关人物
李漢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