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用柴改用煤斤於公於私都有裨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1018
颗粒名称: 燃料用柴改用煤斤於公於私都有裨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月10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燃料用柴改用煤斤於公於私都有裨益的读者来信。
关键词: 燃料 煤斤 木材

内容

編輯同志:
   自中央政務院頒佈節約木材的指示後,各地木柴的產量已大爲減少。因此一般習慣使用木柴作爲燃料的,也必需改良燃用煤斤才對。這樣不僅符合中央政務院頒佈節約木材指示的精神,且在經濟上打算盤,也是燃用煤斤化得來。據我們試驗的結果:一斤煤比三斤木柴的燃燒力還要强。從價鈿對比上來看,現在煤建公司淮南統煤零售價每百市斤只需一萬八千六百元。而木柴每百市斤就要二萬二千元,二者相比,燒百市斤煤要比燒百市斤木柴便宜百分之十五點四。再拿一斤煤等於三斤木柴的燃燒力來說,那麽用煤就要比用木柴勝過三倍多了。
   過去一部份市民顧慮煤的來源要中斷,或担心漲價,有的也由於捨不得化一二萬元買煤爐的錢,因此不敢改用煤斤。解放二年多來事實證明這些顧慮是不必要的,杭州與其他城市一樣,非但沒有供不應求的現象;同時價格也始終保持了平穩。上月十七日除部份品種外,牌價也普遍調低百分之三點五至百分之五點八。
   因此,我建議市民節約木料,凡是當作燃料用的木柴一律改用煤斤,這對國家對自己都是有利的。
   煤建公司趙革非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趙革非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自中央政務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