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鄉人民羣眾中普遍建立經常性的羣眾宣傳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0176
颗粒名称: 在城鄉人民羣眾中普遍建立經常性的羣眾宣傳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隨着黨對人民羣衆的宣傳網的建立,抗美援朝的宣傳教育運動已經有了一支基本隊伍。
关键词: 宣傳 羣衆 教育

内容

中共中央發佈建立宣傳網的决定,到現在是一週年了。隨着黨對人民羣衆的宣傳網的建立,抗美援朝的宣傳教育運動已經有了一支基本隊伍。黨的宣傳員和廣大的羣衆宣傳積極分子在一起,在過去一年中展開了巨大的活動,初步實現了毛主席在二月間提出的使全國每處每人都受到抗美援朝的愛國敎育的號召。事實證明:黨的宣傳員隊伍和廣大的羣眾宣傳隊伍的配合行動,是使抗美援朝愛國敎育眞正做到普遍、深入和經常化的保證。因此,在城市和鄉村中,普遍建立起經常性的羣眾宣傳隊,對於在人民羣衆中繼續加强愛國主義敎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人說:「既然已經有了共產黨的宣傳員,何必還要羣衆宣傳隊呢?」不錯,現在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已經擁有宣傳員一百九十二萬餘人,這的確是一支相當強大的宣傳力量。但是,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有四億七千五百萬人口的大國,只有黨的宣傳員的力量,而不依靠羣眾宣傳隊的隊伍,顯然還是不够的。要使羣衆宣傳工作眞正做到普遍和深入,還應該在黨的宣傳員的領導之下,在廣大城市和鄕村建立起經常性的羣衆宣傳隊。過去有的地方是這樣作了。例如北京市和河北省大名縣,把各種鬥爭中的積極分子組織起來,組成經常性的羣衆宣傳隊,進行有計劃有領導的宣傳活動,結果羣衆宣傳工作就能經常進行。但是有許多地方直到現在還沒有這樣做,這就是我們宣傳工作時緊時鬆和不能普遍地達到每一個角落的重要原因。
   黨的宣傳員和羣眾宣傳隊的隊員,應該是各種羣衆宣傳組織中的骨幹力量。一般的羣眾宣傳組織,如果沒有有組織的宣傳員和宣傳隊員的領導和幫助,要使羣眾宣傳工作經常化是會有困難的。宣傳員和宣傳隊員應該積極地參加讀報組、黑板報、廣播筒、業餘劇團、識字班等各種羣衆宣傳組織的活動。各種羣衆宣傳組織有了經常的領導,就可以使羣衆宣傳工作經常起來,並能避免人力上的浪費,避免步驟混亂,能够圍繞着一個中心目的,有計劃地有配合地進行宣傳。
   由此可見,認眞地在城市和鄕村人民羣眾中建立羣眾宣傳隊,可以使黨的宣傳網的工作有更加廣泛的羣衆基礎,從而眞正形成一支從上到下的有領導的有骨幹力量的宣傳大軍,爲羣衆宣傳工作的經常化創造良好的條件。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