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的源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9066
颗粒名称: 勝利的源泉
并列题名: 談影片「常勝將軍」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2年01月23日登载了勝利的源泉,談影片「常勝將軍」。
关键词: 士兵 蘇沃洛夫 軍事 民族 影片

内容

蘇聯的藝術家們,善於運用俄羅斯歷史上英雄們的光輝業蹟和偉大的心靈,來鼓舞、敎育英雄民族的子孫們永遠前進;這具體地表現在他們對待佔有重要地位的歷史傳記影片的處理上面。每一個値得宣揚的歷史人物,對他們都有最大的興味。蘇聯傳記影片的攝製,是本於散發積極影響,增强人民民族自尊性的目的的。他們本着一個原則的準繩:主人公是推進了當時的社會呢,還是阻礙了當時的社會?這是被嚴格地要求着的。
   影片「常勝將軍」就是在這要求下產生的。它表現了天才軍事戰略家,蘇沃洛夫元帥生平事業的一部份。普多夫金和切爾卡索夫重現了這位奇異的特殊形象,着重地指出了這位偉大將軍獨特的軍事指揮藝術和他光輝不朽的業蹟;從而表現了孕育成偉大人物底思想感情,熱烈的愛國主義和在歷史面前堅強的責任心。影片時刻地在提醒着,蘇沃洛夫整個的靈魂是和俄國普通士兵融洽在一起的,他全部的天才和忿恨是俄國普通士兵的乳汁所培育出来的。
   ×××
   影片描寫的雖祇是蘇沃洛夫生平的一部份,但却將他言論、事業的全部精神表達了出来。他的强烈的愛和憎,是被烘托得十分明顯的。爲了反對沙皇保羅一世盲目仿效普魯士方式的違背俄羅斯民族戰鬥法則的軍事改革,是曾作了堅决的鬥爭的。蘇沃洛夫認爲士兵們具有理性和智慧,他絕對尊重士兵的人格,要他們發揮創造力,堅持主張保留俄國軍隊民族的生命力和特性。反對將活人變成「彈簧」的軍事制度。他憤怒地駁斥俄皇保羅對這個「機械軍」的讚譽,他說:「機械加彈簧,也就是木偶了。木偶手裏不論拿着戰刀或槍刺,反正還是木偶。……我能指揮的是活人,不是彈簧!」
   這種對皇帝的公然反抗,使他被放逐在諾夫格勒德省的一個偏僻小村裏。他是被監禁了,但四十年來與俄國普通士兵血脈交流,唇齒相聯的關係,使部下們投奔到他這裏。就在這些將軍與士兵靈魂交融的日子裏,他口授了那流傳至今的軍事巨著——「勝利的科學」。與反對機械軍事制度一樣,他注重「人」,首先是人的思想。這是决定勝敗的最基本的關鍵。他吿訴學生說:「要先用思想戰勝,然後再用行動。爲了這個,就必須了解自己長官的意圖,每一個戰士都明白自己的動作,先知道,然後幹………。」從蘇沃洛夫一切的言行中,我們不難明瞭他的軍隊所以能「常勝」的源泉是什麽。
   影片不僅表現了他那天才戰略的本質,還從多方面渲染了這位奇異老人對俄羅斯民族的熱愛。但也得指出的是作者還沒有如理想那樣完美地體現這個獨特的形象。有幾個鏡頭,他那某些奇異、特殊的怪癖和行爲,常常使人感到在我們面前的不是一個統帥,而是一個瘋子(這輕率地、有害地吸引着觀衆)!同時在被困于崇山峻嶺之上,後無退路而必須衝過「鬼門關」的時候,士兵們都因疲困而不願繼續前進;在這情况下,作者沒有着重表現蘇沃洛夫如何從思想上去發動羣衆,而祗是呼喊着:「你們願意將你們的統帥埋葬在這裏嗎?」於是便完成了戰鬥任務。當然,士兵對統帥的信仰和愛戴,是可以在戰鬥中起鼓舞作用的,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關鍵。影片沒有着力地展示出這種在最艱困的時候促使戰鬥繼續進行的東西,不得不說是片中的一點瑕疵。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蘇沃洛夫
相关人物
諾夫格勒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