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布業怎樣革除陋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7813
颗粒名称: 棉布業怎樣革除陋規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棉布業革除陋規的方法。
关键词: 棉布業 革除陋規 方法

内容

杭市棉布業採用「放尺」經營方式已有數十年歷史了,從「加一放尺」、「加三放尺」後來竟至於有「加五放尺」,經營作風愈來愈虛偽;尤其是在郊區,這種現象比市區嚴重得多,原因是郊區農民不熟
  
  悉行情,不知道那家布店貴,那家布店賤,只知道往放尺多的店家跑,以爲這樣至少可以少吃一些虧,市區的店家因為市民行情熟悉,對放尺的「噱頭」也漸漸知道了一些,所以經營作風比較踏實,曾從「加
  
  三放」改為「加一放」,以示這一「放尺」是「眞實」的了。
   究竟顧主是否因爲放尺而得到實惠呢?事實上還是顧主吃虧。不管「加三放」也好「加一放」也好,九九歸原,棉布店早就將放尺算入原價裏了,有時來個「四不捨五得入」價格比原價還要高一些。
   舊社會那套虛僞的經營作風在新社會是漸漸行不通了,許多市民對布店這種舊的經營作風提出很多意見,反對這種愚弄的作風,表示需要新的老老實實的經營作風。
   今年八月份,在人民政府領導下,本市私營工商業逐漸開展了革除陋規工作。棉布業被作爲重點來搞,當時在工商聯的輔導下,决定要革除「放尺」的陋規後,同業公會就展開了敎育動員工作。初期動員
  
  收效不大,郊區的大部份布店和市區的一小部份布店強調客觀困難,認爲革除陋規後生意難做,要求加以考慮。理由是:很多農民還歡喜「放尺」習慣,並且自己帶了尺來量,如果不放尺生意就做不成;還有
  
  一個理由是經營棉布的攤販很多,他們沒有一定售價,隨意討價放尺,如果布店不放尺,顧主會向他們買,而綢、百貨、雜貨等業部份店家也經營棉布,也一樣放尺,布店如革除「放尺」即是「自絕銷路」;
  
  其次是服裝店代客計算衣料,把加一放尺計算在內,如果革除陋規,影響計算衣料標準。
   針對着以上暴露出来的思想情况,同業公會展開了大規模的宣傳工作。首先向同業指出這種虛僞號召在今天是不應該存在的,如果再保守陋規,業務就不能正當發展,並且把五聯棉布公司、兄弟商店兩家
  
  布店廢除放尺陋規後營業蒸蒸日上的事實來敎育大家;同時在市工商局的協助下,邀集了綢商、百貨、雜貨、攤販、服裝、成衣等業代表舉行座談會,綢、百貨、雜貨、攤販等業代表一致歡迎這一改革,表示
  
  决與棉布業採取同一步驟革除放尺陋規,服裝、成衣等業代表保證協助宣傳。這樣,打消了同業的思想顧慮,會員大會順利的通過了自十一月一日起一律革除放尺陋規,實行平尺平價和統一議價,組織檢查小
  
  組,並决定廣泛的利用報紙、幻燈,招貼畫並通過居民會等的協助,向各界人民廣泛宣傳放尺是虛僞的,平尺平價、統一議價才可使消費者免受額外的損失,要求市民幫助該業進行革新。
   數十年來的放尺陋規就這樣革除了,棉布業的業務經營上出現了一片新的氣象,同業之間的團結也加強了。正大昌記綢布莊陸鏡淸說:「以前十個顧主上門至多只能做成六個顧主的生意,現在大部都能做
  
  成」,原因是由於他們的商業信譽因革除了陋規而提高了。
   以下就是棉布業革除陋規工作的一些經驗:㈠必須通過具體事實加强對同業的思想教育和業務敎育,使他們認識新社會新商業的經營作風祇有老老實實,才有發展。(二)必須取得有關機關、職工、有關
  
  行業的協助,革除陋規工作才能順利完成。㈢必須廣泛向外界宣傳存在各該業內的陋規對消費者的不利,使消費者憎惡這些陋規,才能促進同業革除陋規的决心。(王天仇、虹)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天仇
责任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