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影響增產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6070
颗粒名称: 節約影響增產嗎?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12月06日登载了節約影響增產嗎?
关键词: 運動 商店 生產

内容

有些工商業者說:「增產節約是矛盾的。大家實行節約,東西就得少買了,我們商店的生意當然大受影響,這叫我們又怎樣增產呢?」
   言下好像一聲節約就把他們節垮了似的。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在我看来,增產節約是不矛盾的,而且增產節約運動是工商業者改造經營改造生產的一個試金石。看誰增產節約得好,誰就自我改造得好。
   工商業者沒有不承認自我改造——改造經營或改造生產是必要的,在增產節約運動中,我們更可以看到誰需要改造得多些,誰需要改造得少些。
   就以商店來說吧:如果它是面向農村的,它就决不會感到節約對它會有什麽「威脅」,因爲我們目前的情况是工業品的生產趕不上農村購買力的提高,我們必需適應農村中這種絕不是浪費的需要,因爲我們的節約,不是降低生活水平,相反地農民們、以及小學敎員們,還要適當地改善生活,在農村裏主要的只是反對婚喪等虛禮中的浪費。所以,商業祇要是面向農村的、切實努力於城鄉交流的,决不會使節約「影響」它的生意,而商業祇要在節省開支減低成本上做到薄利多銷,在城鄉交流上加強運轉,——這些也就都是節約的辦法,用這些辦法,就必然增加其營業額數也就是增□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商店都能面向農村的,像迷信品商店錫箔店之類,必然要被淘汰,其他像封建剝削較重的、坐地抽佣的、開設的數量上太多的,原應該轉業生產,對於他們,「面向工業」就成爲鮮明的方向。所以,增產節約運動對他們來說,就應該是希望他們把資金投資到工業上去,而不是要他們去增加錫箔等物的生產。一些行改業變他們的坐地抽佣制度,也就使其所經營的物資減低其成本,也是對國家建設有好處的。一些開設得太多的行業,組織聯營或合營,減少了開支,集中了交易,也就是節約的具體方法,事實證明:聯營合營的商店都可做到了增產。
   所以,我認爲工商業者應從自我改造的觀點來理解增產節約。應把增產節約運動看成一個自我改造的起點。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農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