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公家的各種證件 不使壞份子有隙可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5460
颗粒名称: 愛護公家的各種證件 不使壞份子有隙可乘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1月30日当代报登载读者来信反映浙江醫學院萬瑾瑜同志身為公安人員,將校徽帽徽隨便交與孩子作玩物,就是對敵麻痺、對公物證件不重視保管。
关键词: 萬瑾瑜 帽徽 玩物

内容

編輯同志:
   十一月十四日上午九時,我在燕子弄十一號幼幼托兒所內發現有一個小朋友身上佩着一個革大浙江分校的三角校徽(號碼3721),帽上還有一個五星的公安帽徽。我當即查問其來源和小朋友的父母身份等情况,後由該所負責人李華漢(係被管制的反革命分子)對我說:「這小朋友名叫徐伯煤,母名萬瑾瑜,在公安廳工作。證件就是這小朋友的母親給的…………」我就將該校徽帽徽摘下托交專人負責交與這孩子的母親。
   我認爲測量一個革命幹部對人民革命事業的忠誠與否,首先就是他是否隨時隨地關心人民羣眾的利益,和對一切公物的愛護與保管程度如何;以及防敵的警惕性怎樣。像萬瑾瑜同志身為公安人員,將校徽帽徽隨便交與孩子作玩物,就是對敵麻痺、對公物證件不重視保管,其結果就可能造成人民羣衆利益遭受不應有的損失。特別是在鎭壓反革命時期,我們不能不引起百倍的警惕和注意。
   證章、符號、帽徽……就是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及人民軍隊的標誌,也就是人民幹部執行任務時的一個證件,失去了它,就等於戰場上戰士失去了槍支般同樣危險。因此我們對它的保管就要看成如同自己的性命般的重要。我除希望萬瑾瑜同志今後要糾正這種對公物不愛護的態度外,更希望我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要養成對公物愛護保管的優良作風和習慣,同時各級領導應時刻加以檢查,使人民羣衆事業不致遭受絲毫意外的損失。
   通訊員張則尼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張則尼
责任者
李華漢
相关人物
徐伯煤
相关人物
萬瑾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