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奴役阿拉伯各國的計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5160
颗粒名称: 美國奴役阿拉伯各國的計劃
并列题名: ——列昂捷夫在真理報上發表的論丈摘要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1月列昂捷夫在「眞理報」發表論文,題為「美國奴役阿拉伯各國的計劃」。
关键词: 民族 解放 鬥爭

内容

(新華社北京廿四日電)據塔斯社莫斯科二十日訊:列昂捷夫在「眞理報」發表論文,題為「美國奴役阿拉伯各國的計劃」。他寫道:近東和中東的廣大地區久已爲美國軍國主義者所垂涎。美國石油壟斷資本在阿拉伯國家已經奪取到并在繼續奪取更多的剝削目標。可是,美國的統治集團不再滿足於此,他們更企圖在政治上完全奴役阿拉伯國家,幷在軍事上無限制地控制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各國受到了新的粗暴的壓力、威脅和訛詐。美、英、法、土駐在阿拉伯各國和以色列首都的大使們,以最後通牒的形式宣佈「中東司令部」即將成立。在這個名稱掩蓋下的企圖是用拼凑新的軍事聯盟以補充侵略國的北大西洋集團。
   列昂捷夫接着提到美英帝國主義在中東的勾心鬥角的鬥爭說:美國現在顯然還不打算把英國完全逐出埃及和中東其他國家。美國願意讓英國留在那裏,但是它得屈居次要的地位。英國資產階級的報紙要掩飾英國屈從於它的大老闆這一事實,而把英國和美國進行的幕後談判說成是盟國之間的明智的「聯合」。但是,這種拙劣的手法掩飾不了正在拚命爭奪東方的市場和戰略地位的兩個帝國主義强盜之間的仇恨。
   列昂捷夫繼續寫道:但是,帝國主義陣營內部的爭吵,幷不妨害帝國主義者在有關鎭壓中東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鬥爭問題上採取聯合行動。成立「中東司令部」的建議就是這類聯合行動的表現。事實上,此舉最終目的是要在中東重建為各國人民所憎恨的惡名昭著的託管「制度」。帝國主義國家爲了把這種新「聯盟」賣給中東各國,採用了强迫、訛詐、威脅和高壓手段。爲了這個目的,首先利用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現有的仇恨。目前正在以各種可蠢的方法煽動這種仇恨。
   美國宣傳活動現在也集中力量以「共產主義威脅」來恐嚇阿拉伯國家的資產階級。美、英、法報紙滿篇盡是神話般的「經濟援助」的謊言。但是,威脅和遊說都不十分有效。近東和中東的人民早已嚐到過與帝國主義簽訂的一些「同盟」條約和協議的味道。西歐各國人民的悲慘先例是他們的前車之鑑。
   列昂捷夫最後寫道:近東和中東的民族解放運動正在不斷壯大中。埃及和伊朗的事件已經說明了,這個運動的顯著特點是絕大部分人民在反對外國帝國主義統治的共同鬥爭中團結起來了。阿拉伯各國人民不願成爲任何形式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國家。他們不願意在他們的領土上看到外國軍隊,不管這些軍隊叫什麽——佔領軍或自命的「盟國」的軍隊。他們有充分的决心要獲得眞正的獨立。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列昂捷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