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豐紙廠工人響應號召增產節約支援前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4031
颗粒名称: 華豐紙廠工人響應號召增產節約支援前線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華豐紙廠工人響應毛主席在人民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的號召,增產節約支援前線。
关键词: 节约 支援 志愿军

内容

編輯同志:
   毛主席在人民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號召全國人民繼續加强抗美援朝工作,增加生產、厲行節約,支援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這個會議通過的關於加強抗美援朝工作的决議上,也提出同樣的號召。我們廠裏的工人兄弟們,都熱烈響應這個號召。繼續開展愛國增產節約運動,爭取年底完成捐獻第二架「華豐工人號」戰鬥機。例如最近一廠造紙間利用二、三廠無用的第二濕毯,每日節省達一千三百二十六萬元之鉅。本來二、三廠紙間的第二道濕布毯換下的有數十條不能再用於捲菸紙。一廠紙間的工友們便想出辦法,把它當小毛毯用。雖然不很配合,太短、眼子也太細,隔三天要換下洗滌,但工友們爲了節約國家財產,以實際行動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所以不怕麻煩,很好的加以利用;停車洗圓網的時候換小毛毯,趁空時間把它洗滌,下次再用。就這樣精打細算,估計可以節約一億六千萬元。其次一廠紙版打包夾板原用木板,現爲了響應政府號召節約木材,改用竹片夾板試驗成功,同時也是增產節約中的又一成就;木板原來每副爲二萬四千元,而現改用26”×31”的竹片,每副祗需九千五百元,每副相差一萬四千五百元,全月需四千副計算,則可節省五千八百萬元。我們廠裏的工人兄弟就是這樣滿懷信心的,一面增產,一面節約,在年內决可完成這偉大光榮的政治任務——把「華豐工人號」第二架戰鬥機送上朝鮮,支援我們最敬愛的人民志願軍。此致敬禮
   華豐紙廠實習生熊生根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熊生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