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華南區土特産展覽會後本省代表團已返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3844
颗粒名称: 參加華南區土特産展覽會後本省代表團已返杭
并列题名: 溝通了粤浙貿易關係,交流總值三十億元左右。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1月,參加華南區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的本省工商代表團,於勝利完成任務後,已在本月二日返抵杭州。
关键词: 交流 土產 展覽

内容

(本報訊)參加華南區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的本省工商代表團,於勝利完成任務後,已在本月二日返抵杭州。
   代表團此行的收獲是巨大的。首先是更進一步的體會到祖國的偉大可愛;共次是建立了粤浙兩省的貿易關係,大會爲了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交流,本省工商代表團被推爲華東區各省市的首席代表團,截至代表團離穗前夕,華東區成交的金額總計爲三六八億餘元,佔着最大比重的蔗糖交易尚在洽談中;本省工商代表團購進了桂圓、荔枝乾、沙田柚、木耳及藥材等土產,銷出了草蓆、明礬、茶葉、絲織偉人像、蜜棗及藥材等土產,交易總値雖僅三十億元左右,但在進一步溝通兩地產銷情况,擴大與鞏固兩地貿易關係上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特別珍貴的是通過了這次大會,浙江與海南島的貿易關係也接上了,爲今後兩地工業原料與土產的交流奠定基礎。
   華南區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担負着華南區土特產總檢閱、總調查、總交流、總宣傳的巨大任務。華南物產極爲豐富,蔗糖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百分之六十五,桐油的產量及品質均佔世界第一,鎢銻的產量亦稱世界第一,年產水菓總値八千億元,其中柑、橙、柚都是世界原產地,木材種類的衆多居全國第一位,橡膠的出產爲我國唯一的寶庫。大會徵集了實物展品六〇、五九四件,模型五六八座,圖片四二三二件,具體的反映了華南的富饒。大會也顯示出華南人民解放兩年來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生產戰綫上的偉大成績:如電廠工人修復了廢置多年□國專家認爲不能修理的負荷一萬瓩的汽輪機,替國家節□了八十八億元的巨款;鋼鉄機械廠工人仿造螺絲鋼板與□煉高錳鋼成功,有力地回答了美帝的所謂「封鎖」;科□工作者林友苞已能製造三百倍至六百倍的顯微鏡,其效與外國最好的顯微鏡相等;農民創造了每畝產谷八五七,每畝地年產甜橙六十餘司馬担的生產新紀錄。這一切充份地說明了新民主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新中國工農業產蓬勃發展的新氣象。大會自開幕以來,平均每天有三人入場參觀,最多的一天達八萬人;在交流業務方面:會除零售商場外,並設立了三個土產交易所,由於全國地區的重視,在最初一旬中即有一百二十個貿易代表團□達廣州,其中屬於省外的代表團有四十一個單位,華東□參加的有上海、浙江、山東、蘇南、皖南六個省市代表□;大會交易所在開業的一旬中,組織了現貨交易一五七□,期貨九二宗,協議三二宗,成交總値達四八二億餘元,商品的種類爲油脂類佔60.22%,食品佔11·23%,乾鮮蔬菓佔10.52%,其餘爲籐棕藥材等類。(通訊員陳錦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錦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