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3830
颗粒名称: 『王翠翹』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11月11日,当代日报刊登了天然劇團戲曲競賽中獲得决賽權的「王翠翹」的剧情介绍。
关键词: 人物 鄭自强 记载

内容

天然劇團這次參加戲曲競賽而獲得决賽權的「王翠翹」,是描寫明代人民抗倭的英勇事蹟。
   「倭變事略」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大意說王翠翹是臨淄妓女,原來叫做馬翹兒。倭寇侵入後,被頭子徐海霸爲「夫人」。王翠翹為了老母而忍辱偸生。有一次,明朝督府派了一個華老人來招降,徐海把他綁起來、準備殺掉,經王翠翹勸說而釋放了。這個華老人與翠翹原是隣居,回來就把這事告訴督府,於是設法賄翹,翹即幫助官兵把徐海殺了。後來王翠翹却被府侮辱後送給另外一個官員。翠翹憤而投錢塘江死。
   越劇「王翠翹」就是根據這點記載而改編的,但却大大的發展了它,創造了如鄭自强這樣沉毅,果敢的人物,一方面他反抗明代的「特務統治」,反抗那種無理的橫徵暴稅;一方面組織漁民抵抗倭寇。雖然有些人物是編劇者杜撰的,但却是眞實的。
   我們知道,中國從元朝與日本開戰以後,就與日本互禁通商,而日本由於商業資本發達,最初私來我國貿易,繼則公開進行海盜式的掠刧,到明世宗以後更烈。不但搶刼來往商船,而且居然侵城奪地,勾結當地土豪劣紳,百姓奸商,以及無業流氓(前者如王直,後者如徐海)。當時明代社會經濟交織着很多矛盾,政府對這些海盜雖也派兵抵禦,而這些官兵對人民和强盜一樣兇暴,對敵人則懦若綿羊;加之軍費支出浩大,只得拚命增加賦稅,徵發徭役,迫得民不聊生,農民紛紛暴動。沿海一帶抗倭的責任,只有當地老百姓來自承了。封建統治階級是不願把老百姓的英勇事蹟寫上歷史的,所以在正史上就難找到抗倭的人民英雄事蹟。然而中國人民一貫是英勇,勤勞,愛自由,愛祖國,而敢於反抗侵略的。鄭自强,華老人,王翠翹,這些人物,在當時的情况下,是一定有的。而且不止這些,戲曲界是應該把他們搬上舞台的,這不但可以鼓舞我們的鬥爭熱忱,更可以提高我們的自尊和自信。
   「王翠翹」劇本的結構也還完整,緊湊,主題明確,人物也刻劃得比較生動。演員們的態度都很嚴肅,唱詞與舞蹈也能傳達與適應劇中要求。對人物性格的刻劃,感情的表達,都相當成功。
   當然,「王翠翹」這戲也有它的缺點:最主要的是:王翠翹的「苟活」,只爲了老母在,後知老母死了,才要報仇,這是受「倭變事略」故事的限制,沒有賦予新的生命;翠翹被倭寇衝散,落入妓院,後又被倭寇八大王佔爲妻的經過,交待得不够明白。因此,不能表達出翠翹仇□的根源;而後,又未曾將她的救鄭目强,敢於反抗的精神建築在爲了愛祖國,愛人民的基礎上,因而也就削弱了主題思想的積極性。
   劇本中的對話與唱詞,也有些不大必要,如翠翹捨死去牢中救鄭自强,而自强却不願逃,唱:「我若撤你單獨走,損人利己傷天道。………」一定要叫翠翹左勸右勸,才答應下來,以致躭誤了時間,幾乎送命。陷入舊道德觀念的窠臼。「八大王」偷襲海寧敗北這一段情節的安排,也是欠妥當的,與以前盡力刻劃明室官府橫征暴斂對敵妥協的企圖完全衝突了,海寧城守擊敗了「八大王」,又說明了些什麽呢?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