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造紙原料問題建議廢紙收囘重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3685
颗粒名称: 解决造紙原料問題建議廢紙收囘重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1月10日,最近有許多人提出「廢紙收回」的意見,我以爲這是值得重視的。
关键词: 廢紙 建設 問題

内容

編輯同志:
   最近有許多人提出「廢紙收回」的意見,我以爲這是值得重視的。希望您報也號召大家來熱烈的響應這個合理化建議。比如過去商家大都還存有舊社會的反動書刋拿來做包裏紙用。您報曾經幾次提出批評,這當然是對的;爲了節約物資起見,我建議組織一個專收舊書刋的臨時機構,把舊書在集中起來以後,可以出售給紙廠做造紙原料。這樣不但爲國家社會創造了財富,幷且也增加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力量。
   爲了整個國家長遠利益,爲了迎接全國農村土地改革後即將與經濟建設高潮同時而來的文化建設高潮,那時文化用紙的需用量當然還要大大的增加。紙廠的發展,全視原料的問題能否解决而定,因為我國南方造紙目前都靠竹材,竹材有大年小年之分,大年出產得多,小年則很少。而木材更需長期的培植,所以收回廢紙重用,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如果全國人民都能重視這一個問題,那麽竹木便可用在其他建設方面。如果能將廢紙收回重用,則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都可節省,將這節省下來的各種力量,用在其他方面,就可以促進我們新民主主義社會建設。因此,「廢紙收回」重用,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不但為國家創造財富,幷且可以消滅一切反動有毒素的舊書籍,就是機關團體的廢紙爲了保密起見,可參照東北營口市人民政府已經訂出具體辦法:「做了一個鉄箱子,把廢紙裝在裏面用水泡上,箱子上了鎖,幷指定專人負責看管」(見九月二十二日東北日報)。希望大家熱烈的來響應這個建議,把出售得來的款項,購買飛機大砲,來鞏固國防,保衛我們美好的幸福生活。此致敬禮
   華豐紙廠熊生根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熊生根
责任者
熊生根熊生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