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龍鬚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1122
颗粒名称: 關於「龍鬚溝」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10月14日,聽到「龍鬚溝」公演的消息,不禁使我憶起了一段往事:記得十年前,我在北京門頭溝的一家煤窰當學徒的時候,曾隨着「拉駱駝的」(註一)到那裏賣過煤。
关键词: 消息 劇本 生活

内容

聽到「龍鬚溝」公演的消息,不禁使我憶起了一段往事:記得十年前,我在北京門頭溝的一家煤窰當學徒的時候,曾隨着「拉駱駝的」(註一)到那裏賣過煤。那裏確是一個骯髒的所在:一泓長滿靑苔的臭水從阜城門流到這裏,又和前門下水道的水相匯合,每逢下雨,溝裏的水就漫到岸上來,把兩岸弄成混濁的泥港,車輛人馬很難通過。在溝的兩岸,排列着一間間鴿籠似的小屋——但大都沒有院牆,因此很少像劇本中所描寫的「大雜院兒」。在那些屋子裏,住着貧苦的勞動人民;有泥瓦匠、銅鉄匠、拉洋車的、賣藝的、擺攤兒的、「打鼓兒(註二)的」……,總之,形形色色,舊社會所誣蔑的「下等人」,幾乎全能在那裏見到。他們的生活當然是極端困苦的,衣食且先不提,就拿買煤來說,總是幾十斤幾十斤的零買,很少一次買到上百斤的。他們買去後,又把煤塊搗得粉碎,再從龍鬚溝裏撈出一筐筐的瀾泥,和煤末兒攙合起來,團成一個個的煤球,等晒乾後再燒,這樣十斤煤可以攙上三斤土,燒的日子就長一些。
   看了劇本和演出,我眞欽佩老舍先生和省文工團的同志們的高度的創造能力和優越的表現能力,更感激他們能够忠誠地為勞動人民服務,把人民政府的光輝的市政建設通過舞台形象生動地介紹給觀衆,從而鼓舞與引導觀衆更好地跟着共產黨走,依靠自己的無限力量與自然界進行鬥爭,與反動殘餘勢力進行鬥爭,而堅强地創造美麗的幸福的新的生活。這個劇本是那樣的生動、樸素、眞實,從頭到尾沒有一點離奇古怪的穿插,更沒有一處玩弄花樣的噱頭,所有的,只是一些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而這些平凡的人,正是光輝歷史的創造者;這些平凡的事,也正是光耀史册的不平凡的大事。尤其是人,性格刻劃得是那樣的鮮明、突出。雖然他們的職業、經歷、性情各個不同、但在本質上却是一樣的可愛——除了那些反派人物。尤其是程瘋子——這個被舊社會制度所歪曲了的性格,如果作者對他沒有深切的了解,沒有發自内心的高度的同情和愛,是很容易把他處理成爲一個可笑的人物的,但在這裏却恰恰相反,人們從他的身上所領會到的,却是對舊社會的更進一步的恨——因爲舊社會的制度把他逼瘋了;是對這條臭溝的進一步的厭惡——因爲它造成了環境的惡濁,而影響了他身心的健康,因之,也更激發了人們的堅强鬥志:舊社會必須打倒,龍鬚溝必須重修。另外,在語言的運用上,也是非常成功的,這裏完全是勞動人民的活生生的語言,完全是地道的「北京話」,沒有一點東拚西凑的「南腔北調」,因此更增加了藝術的感染力和人物性格的眞實性。
   在省文工團的演出上,更是增强了劇本的效果,不論導演、演員、舞台工作者,都在苦心鑽研热情創造,這可以從他們的表現、佈景、燈光方面看出。尤其是演員,那怕是幾句台詞的羣衆,也都那樣的認眞。其中幾個主角:像王大媽、丁四嫂等,更演得活像龍鬚溝眞實人民的再現。當我看完第一幕,不禁又沉浸在十年以前的生活氛圍裏,我彷彿又回到了龍鬚溝,又和這些人物坐在一起:聊天!傾聽他們悲憤的控訴,和對新生活的嚮往。當我看到第二幕第三幕,以至最後結束,又不禁被這些偉大的英雄人物和輝煌的英雄事蹟所感動了!「人民政府不修王府井大街,不修東交民巷,單單修這條臭水溝,這不是爲窮人打算麽?」這是多麽懇摯,多麽感人,多麽眞實的語言呵!過去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今天在共產黨、人民政府的領導之下,居然變成了生產建設的英雄!人民政府是多麽可愛,共產黨是多麽光榮,勞動人民是多麽可愛,新中國的前途又是多麽輝煌燦爛,我們這一代的英雄人民更是多麽值得驕傲!我是深深地被感動了。
   當然,這次演出不是沒有缺點的,從整個劇情的發展來看,節奏還不够明顯,速度還嫌太快,沒有輕重緩急之分,因此也就顯得太平,而減低了戲劇效果;另外,有的演員只注意外形動作,只注意把台詞讀得優美,分出抑揚頓挫,而不去注意內心感情和把握情緒上的變化,因之,就不免形成某種程度的形式主義。但必須說明,這僅是個別的,而且不是十分嚴重的,同時相信:省文工團的同志們在今後的不斷演出中,是會加以改進和有着更寶貴的創造的。
   十月十二日夜深
   (註一)到煤窰運煤的,除了汽車、火車以外,以駱駝為最多。北京人把牽駱駝賣煤的人叫「拉駱駝的」。
   (註二)北京人把挑着担子收買破爛傢具的小販叫「打鼓兒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阜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