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人民文化舘召開農村劇團代表會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0985
颗粒名称: 蕭山人民文化舘召開農村劇團代表會議
其他题名: 討論今後四個月工作任務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10月13日,蕭山縣農村劇團隨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已大大發展。
关键词: 劇團 土地證 敎育

内容

★蕭山縣農村劇團隨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已大大發展。同時,通過縣戲曲競賽及魯迅越劇團的示範演出,業務上也提高了不少。根據最近該縣人民文化舘的統計:全縣共有二百另四個農村劇團及區鎭業餘劇團。在國慶節前後,這些劇團絕大部份都演出過一次;多的如坎山區三盈鄕新街劇團演出了八次。臨浦區義橋鎭劇團演出八次。河上區桃源十二村劇團演出十二次。觀眾都在七千人以上。根據全縣現有一〇九個劇團彙報材料,各農村劇團在國慶節共演出二六〇場,觀眾達二十二萬六千九百三十七人,佔全縣總人口二分之一弱。就是說:在國慶節全縣差不多有一半人受到了農村劇團的宣傳敎育。而且所演出的劇目:如「婚姻要自由」、「發土地證」、「小英雄捉特務」、「邱關興」、「我要嫁個生產郎」、「勸母」、「日寇暴行」、「新生之路」等三十多齣,都是農民自己創作、自己導演、自己演出的。但也有排演現成劇本的。如「增產捐獻」、「大慶豐年」、「小民兵」、「天羅地網」、「劉胡蘭」、「信陵公子」等五十多齣新戲,給廣大羣眾進行了愛國主義的宣傳敎育;許多羣衆看了「增產捐獻」、「生產發家」、「發土地證」之後,加强了對毛主席和共產黨的熱愛,更鞏固了愛國主義思想敎育,一致保證要迅速完成捐獻繳款。尤其是自編的「發土地證」,連八十歲的老太太看了也大受感動。看了「小民兵」、「時刻小心」、「認清敵人」等戲,對地主階級提高了警惕,加强了保衛工作。看了「劉胡蘭」羣衆情緒更高,堅决要為劉胡蘭報仇,早日完成捐獻繳款,打敗美、李、蔣匪幫。
   該縣人民文化舘根據這些情况,並於十月四、五、六三日召開了全縣一五二個農村劇團代表會議,會上討論了今後四個月的工作任務,代表們一致有信心表示搞好劇團,完成在一九五二年春節前全縣每個劇團創作一個新劇本的任務,爭取參加縣、專區、及省的會演。
   (正樂)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