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切實修訂愛國公約聖塘等三個民居委會獲顯著成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9305
颗粒名称: 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切實修訂愛國公約聖塘等三個民居委會獲顯著成績
并列题名: 由於修訂後的公約切實可行,推動了居民區的各項中心工作。
分类号: G210
摘要: 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切實修訂愛國公約,聖塘等三個民居委會獲顯著成績。
关键词: 通過教育修訂愛國公約 民居委會 獲顯著成績

内容

(本報訊)本市下城區聖塘、達三、杭江三個居民委員會的愛國公約,今年八月間經中國共產黨杭州市委機關支部宣傳員協助修訂後,已經從原先空洞、不具體、流於形式的公約,變成條條可行的愛國公約了。由於修訂後的愛國公約切實可行,因此對居民的實際工作與生活,有了一定的幫助。
   這三個居民區的愛國公約,早在今年四月間就先後訂立了。但都是由居民委員、小組長到派出所去抄幾條,不管它適合不適合自己這居民區的實際情况,在居民中通過一下就算完事。如聖塘區的愛國公約是抄成一大張在居民開會時簽名通過的,當時居民還以爲是開會簽到,都奇怪開一次會爲什麽要簽幾個名。當市委機關支部宣傳員去該區協助修訂愛國公約時,竟連公約也找不到了。達三區的居民說:「人家訂的是愛國公約,我們訂的是『密』約」。有的居民說:「我們居民區裏公約木佬佬多,結果一條也做不到」。杭江區的愛國公約,是口號式的八大條,貼在俱樂部裏;大部份居民連知都不知道,訂過了就沒有人再過問。
   針對上面這些情况,各宣傳員協助三個居民區從八月初開始,經過大會動員、小組醞釀、討論,到正式通過,共化了三個星期的時間;每星期正式開會二個晚上,四小時。通過修訂愛國公約,在居民中又進行了一次普遍的愛國主義敎育,在推動居民中的各項工作如捐獻武器、遵守戶口制度、加强學習、衛生、團結等方面都獲得了一定的成績。如達三區共一九〇戶就有一五〇人訂出了捐獻計劃。根據八月份統計,已捐獻了一百七十三萬多元。杭江區居民羅太太養了四隻鷄,將生下的蛋來捐獻。居民吳慧君原來每月節約捐獻一萬元,現在抽空去洗衣服多增產了五千元的捐獻。一位已七十多歲的郭老太太除每月節約捐獻外,把她小兒子掛過的五兩半重的銀鎖片也兌換了捐獻。該區的婦女代表說:「過去繳款要到各家去催,現在大家都把捐款送上門來了。」居民學習,現在一般也都能準時到會,如聖塘區修訂公約以後到會學習的人數增加了。過去下雨天居民都不大來學習,訂了公約後大家保證一定要到。衛生方面過去居民都不注意,說「吃得躐蹋,會做菩薩」(即吃髒東西不要緊)。現在已打破這種迷信想法,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了。居民吳師母說:「過去我們弄堂裏堆滿了垃圾,臭氣冲天,現在打掃得很乾淨啦。」看到鄰舍有親戚朋友來住宿,也都主動的去問是否向派出所報了戶口。
   市委機關支部宣傳員是怎樣協助這三個區進行修訂的呢?首先從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敎育着手,在提高居民羣眾政治覺悟的基礎上,號召大家訂立愛國公約。經過鎭壓反革命、抗美援朝運動,居民中已建立了學習制度,初步提高了政治認識。但對於怎樣把愛國熱情通過訂立公約化為實際行動,並將它鞏固起來成爲經常制度這一點,都還認識不足,普遍抱着不關心的態度。認為「過去已訂了衛生公約、肅反公約,還要訂什麽愛國公約」、「訂不訂我們都是一樣幹活吃飯」,也有個別居民說:「訂公約又是要捐錢,我們沒有錢」。根據以上思想情况,宣傳員就分區在居民大會上作動員報告,講淸愛國公約的偉大政治意義和訂立愛國公約對個人的好處。幷舉例證明:如北京、天津一個宅院通過訂公約加强了團結互助,轉變了壞習氣壞作風;居民葉麗馨訂了家庭公約,夫妻間感情和睦了,家裏開支用費也有計劃了,一家過得很好。這些例子對居民印象很深刻,居民們聽了報告後初步扭轉了「愛國公約沒有用的看法」。然後再進一步向大家說明訂公約是我們自己的事,一定要經過大家動腦筋民主討論;規定訂愛國公約應包括那幾方面的內容。通過這次動員,端正了居民羣衆對愛國公約的認識,懂得了訂公約的意義與方法,為訂好愛國公約打了很好的基礎。
   其次在訂公約前,要經過居民羣眾充分醞釀、民主討論,以小組為單位自下而上的根據每個人與小組的具體情况與當前的政治任務結合,提出公約內容,然後集中起來,訂出一個居民區的公約。宣傳員根據這個原則在大會動員以後,就協助三個居民區,按照其原來的居民小組,分組討論,幷運用讀報組、互助小組、積極份子會等方式事先醞釀。在批判了各人對愛國公約不正確的認識後,這樣小組會上討論時,大家都比較有準備的提出了愛國公約的具體內容。有的說:「我們還要繼續防止反革命份子破壞,特別是住草屋用公井的,要把防火、防毒訂進公約中去」。有的說:「學習方面我們要訂一條不遲到不早退,有事要請假」;有的說:「經過學習更進一步曉得了美帝國主義的惡毒,我們要盡量減少浪費,保證將過去所認捐飛機大砲的款數按期繳淸,還要爭取增加」;家庭婦女說:「要做好家務、注意衛生,教育好孩子,爭取做一個光榮母親」;有的說:「過去我們大家都不熟悉,不是吵架就是表面上一團和氣,背後東家長西家短的亂說,今後要不吵架,不鬧意見,有話當面講。」根據這些意見,在各居民區的小組長、委員會上進行研究,綜合起來,提出初步意見,再發到小組討論修正,逐條研究是否切實可行,內容上不够完整的,加以補充,這樣經過反覆討論後,居民都說:「這是我們自己訂的,一定要做到它,自己想出來的,可以記牢。」
   在修訂愛國公約的過程中,通過了小組長、居民委員隨時掌握了居民的思想情况,宣傳員配合不斷的進行敎育。如正式通過前聖塘區居民第五組討論到學習不遲到不早退,可用簽名來檢查時,有人說「假使他作弊叫別人代簽呢?」忽視了愛國公約本身的教育意義與個人的政治覺悟。也有的說:「怕訂得太高做不到,沒有把握還是不訂。」討論到團結互助有意見當面提時,說恐怕難做到最好不訂。有的强調公約條文必須具體而忽視了政治内容,甚至在條文的了、嗎了上打圈子。也有個別還未搞淸愛國公約到底是啥東西?錯誤地認為「訂了約又要捐錢,又要做事愛國宣傳員針對着這些思想,根據各個組不同情况進行了」。解釋,然後在正式通過公約的大會上,再重新講明訂敎育公約的愛國意義。
   此外,在這三個居民區所訂立愛國公約的內容,都是與居民的實際情况相結合,以政治為基礎來推動居民響應號召,完成各項中心工作幷結合居民中的學習、團結、衛生等工作的。並將可以合併的公約合併起來,避免這一公約、那一公約的搞得人頭昏腦脹。如達三區新的愛國公約,是將原有的肅反公約、衛生公約等都合併起來,內容大致是以鎭壓反革命,做好戶口工作爲主。其次是捐獻、優撫工作。此外是居民學習、團結、繳稅、衛生。並把保證記牢並貫澈執行這點也列入進去。該區新的愛國公約共九條:㈠抗美援朝,增加生產,減少浪費按期繳淸捐獻飛機大砲款數。保證不落後;㈡隨時提高警惕,防止反革命分子放火、放毒、造謠破壞;㈢遵守戶口制度,有客人住宿必須要報告派出所;㈣互相團結,互相幫助,不鬧意見不吵架,有意見要當面提出商量解决;㈤努力學習,開會不遲到不早退,大胆發言,無事不請假,向不能來開會的鄰居進行宣傳;㈥保證按期繳稅,不偸稅、不漏稅、不遲繳;㈦敬重烈、軍屬,幫助烈、軍屬解决困難,慰問志願軍傷病員;㈧注意衛生,屋內門前門後要打掃乾淨,不隨地亂到垃圾、臭水,互相督促;(九)保證愛國公約人人記牢,條條做到,每月檢查總結一次。
   這樣初步達到了訂愛國公約的要求。做到了每一個居民初步認識到愛國公約的意義。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下城區
相关地名
聖塘區
相关地名
杭江區
相关地名
達三區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