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送志願軍歸國代表重返前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9161
颗粒名称: 歡送志願軍歸國代表重返前綫
分类号: E297.5
摘要: 北京人民日報發表題爲「歡送志願軍歸國代表重返前綫」的社論。
关键词: 北京人民日報 發表 「歡送志願軍歸國代表重返前綫」社論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三日電)北京人民日報發表題爲「歡送志願軍歸國代表重返前綫」的社論說: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在全國各地的宣傳活動,是有重大成績的。志願軍各位歸國代表,從今年二、三月間應邀回國以來,向各地人民報告了朝鮮前綫英勇鬥爭的情况;宣傳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的偉大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宣傳了祖國人民支援朝鮮前綫的偉大努力;宣傳了中、朝人民親密團結的鋼鉄般的戰鬥友誼;同時也揭露和控訴了美帝國主義侵略軍在朝鮮史無前例的殘暴罪行。他們極大地鼓舞了祖國人民熱愛祖國、支援志願軍戰勝美國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心;推動了祖國人民抗美援朝的增產捐獻運動和其他中心工作;特別是把祖國各族人民和朝鮮前線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之間的血肉不可分離的聯系,從情感上更加緊密地連結起來了!他們現在又要帶着祖國四億七千五百萬人民關懷志願軍的無比的熱情,和全力支援志願軍的鉄的保證,回到前綫去了。
   志願軍歸國代表同志們半年以來走遍全國二十四省的一百七十二個市縣和廣大鄉村,行程十萬二千餘里;和一千零二十五萬人見了面,向三千四百五十多萬有組織的聽衆作了廣播講演,並且運用了廣播錄音、報刋、小册子、開會傳達等方式,向全國人民報告了朝鮮前綫英勇鬥爭的事蹟。全國人民都以能和志願軍代表見面,聽到志願軍代表的報告,和撫摸志願軍代表而引以爲無上光榮。人民對志願軍處處表現了令人感奮的熱愛和衷心關懷之情;尤其是工人、農民、學生、婦女和兒童,都把向志願軍致意,當成是一種强烈的政治要求,都把志願軍稱做「最可愛的人」。全國人民羣衆正進一步團結起來成爲戰勝美國侵略者的巨大力量。現在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志願軍把前綫勝利的光榮,歸功於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而我國人民則把自己幸福生活的希望寄托給志願軍。
   社論指出:今天,我國人民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運動已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單就捐獻飛機一項來說,到九月二十一日爲止已達二四八一架。我國人民决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决不因此而驕傲。相反的,我們看到美國侵略者一次再一次地破壞開城停戰談判,非法召開舊金山會議,片面簽訂非法的「對日和約」,長期佔領日本和加緊武裝日本,完全暴露了它們缺乏和平誠意。因此我們就更要加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鬥爭,加强我們的國防建設,團結全亞洲和全世界的人民,來粉碎美帝國主義的一切陰謀。我們全國同胞一定再接再厲,全力支援在朝鮮前線的我們最可愛的人!
   社論要求志願軍代表回到朝鮮前綫以後,把祖國人民的希望帶給朝鮮前綫志願軍,把中國人民對朝鮮人民最深厚的友情帶給朝鮮人民和英勇的人民軍。社論最後說:「開城談判的教訓告訴我們,美國侵略者是喪盡天良和不顧羞恥的,他們除了武力不認識一切。因此,爲了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爲了保衛遠東和世界的和平,我們必須隨時準備繼續給瘋狂的侵略者以更沉重的打擊。只有這樣,才會迫使侵略者認識人民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保衛和平的偉大目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國人民志願軍
相关机构
朝鮮人民軍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