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劉胡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8479
颗粒名称: 演出『劉胡蘭』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劉胡蘭的演出,一方面在自我敎育,一方面給大家一點啓示。
关键词: 劉胡蘭 演出 启示

内容

『劉胡蘭』彩排後,各方面對我們工人文化宮越劇隊,都抱着很大的期望;認為有一點成績,這點成績,是全體同志努力學習得來的。在排演中,我們「努力」克服了形式主義,個人英雄主義。例如:分配角色時,打破了主角和配角的觀念。消除了演員對分配角色不滿的情緒。前後台演職員緊湊的合作,打成了一片。並且訂出了公約:保證不影響生產,好好學習。我們越劇隊是八個工廠的工人兄弟姊妹們組織的,在排演中演員們很少缺席,大家在創造角色,學習表情時,充分發揮了集體創造,互相觀摩,彼此合作的精神。同時,由於浙江實驗劇團技術上的幫助,市總工會政治思想的引導,和劇本本身對大家階級覺悟的啓發,是排練過程中最大的收獲。「劉胡蘭」的主題,是歌頌偉大的共產黨員崇高的革命品質,而我們工人階級今天翻身做主人,全靠共產黨領導着人民堅苦鬥爭,以先烈們血肉換來的,由於劉胡蘭女英雄的活生生的事蹟,主題積極而明朗,所以同志們格外能够體會,在創造角色時,比較深入,思想明確以後,感情培養起來了,排到劉胡蘭同志就義一場,大家都流下了淚!精神生活完全溶化到共產黨員忠貞不屈,使人可敬可愛的領域裏去了。同時,更激發了對反動派的仇視。肯定的說,技巧的追求祗會把戲劇流於形式。而它豐富的思想,却能使效果提高到出人意外。
   在初次公演時許多團體提供了不少寶貴的意見,使我們能及時改正了缺點,同時也得到了鼓勵,認爲『劉胡蘭』還値得公演,因此我們就决定於十六日起上演。
   假如說『劉胡蘭』的演出有一點可取之處的話,那末這不該歸功導演的設計,創造。應該是演員同志們的努力的結果。
   我們工人越劇隊這次公演,希望一方面在自我敎育,一方面給大家一點啓示。我們不强調技術,由於藝術水平不够,僅僅是學習的開端,觀衆是一面最明亮的鏡子,盼望給我們最嚴格的批評和指正。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樓浩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