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河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5274
颗粒名称: 談「天河配」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8月12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关于戏剧「天河配」的介绍及笔者的看法等内容。
关键词: 織女 牛郎 意識

内容

民間每個節日,戲院都要演出應時的迎節戲,像端陽節演出的「白蛇傳」,七夕演出天河配(牛郎與織女),中秋演出「嫦娥奔月」等,這些迎節戲中,又多是神話劇,今年在七夕前後,各戲院照樣演出「天河配」。
   「天河配」的主題,是反映出愛勞動、愛自由,而反對的是封建壓迫。全劇三個主角——牛郎、織女、黃牛。都是勞動者的象徵,他們三個很親愛,很團結,在封建的統治下,他們取得一致的步調來進行反抗。牛郎與織女之愛,是象徵着勞動人民的愛,他們條件並不高,只要同一勞動,同一意志,就可以自願建立神聖不可侵犯的婚姻關係。牛郎愛黃牛,也是勞動人民意識表現,的確農民把黃牛毛驢看成是他們的生命。而阻撓婚姻自由的,阻撓生產的,是所謂「王母娘娘」、「二郎神」、「玉皇」之流,使人看了,對這樣一羣封建魔王有痛恨的感覺。
   牛郎是牛郎星降凡的,織女是織女星降凡的,黃牛是金牛星降凡的,但這神話,正反映出勞動人民的反封建意識。以前封建統治者故意的揑造只說皇帝是紫微星降凡的,兩班文武大臣是天上文武曲星降凡的,神差鬼使,金口玉牙,到人間來統治勞動人民,把勞動人民看成奴隸,誰也不能反抗天子。誰若反抗了,他們就誣之謂反叛。强迫人民去迷信這個道理,以便利他子孫萬世的統治下去。而勞動人民却不甘心接受這一套欺騙,自己也想出辦法來駁倒統治者,把自己也說成是犯星宿的,甚至黃牛也是天上有份的,含有與統治階級爭平等爭自由的意義,牛郎和織女在天上就是不自山,下凡也是不目山的,處處都有封建主義者在監視着他們。使人看了會起一個感覺,感覺統治階級不消滅,處處是找不到自由的,這充份的表示出神話本質。
   「天河配」是民族藝術的寶貴遺產之一,它含有濃重的反封建意識。我們應該愛護這些珍品,好好地把劇本整理一下,使它成為一部完整的神話戲。使人民永遠的熱愛着它。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素生
责任者